“無語聽殘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語聽殘更”全詩
碧梧枝上蟬聲歇。
枕冷夢魂驚。
一階寒水明。
鳥飛人未起。
月露清如洗。
無語聽殘更。
愁從兩鬢生。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菩薩蠻》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庭瑟瑟燈明滅。
碧梧枝上蟬聲歇。
枕冷夢魂驚。
一階寒水明。
鳥飛人未起。
月露清如洗。
無語聽殘更。
愁從兩鬢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夜深人靜、寒冷的環境。詩人的心情在這樣的環境中愈發凄涼,他的思緒和情感在夜晚的寂靜中被激發。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刻畫出了一個安靜而凄涼的夜晚場景。第一句“風庭瑟瑟燈明滅”,描繪了風聲和燈光的交替,營造出一種寂靜而不安的氛圍。接著,“碧梧枝上蟬聲歇”展示了夜晚的寂靜,暗示了時間的流逝。
詩中的“枕冷夢魂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不安,他在寒冷的夜晚醒來,感到恐懼和困擾。隨后,“一階寒水明”描繪了一階臺階上清澈的寒水,形成了與前面的凄涼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亮點。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室外的景象,表現了夜晚的寧靜。鳥兒在人未起床時已經飛翔,“月露清如洗”則形容了明亮的月光下露水的清澈。最后一句“無語聽殘更,愁從兩鬢生”表達了詩人無言的痛苦和憂愁,他在寂靜中傾聽夜晚的鐘聲,感受到內心的痛苦從發際線上升起。
《菩薩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詩人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示了夜晚的凄涼和孤寂。整首詩以樸素而精細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寂靜而憂傷的氛圍,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無語聽殘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fēng tíng sè sè dēng míng miè.
風庭瑟瑟燈明滅。
bì wú zhī shàng chán shēng xiē.
碧梧枝上蟬聲歇。
zhěn lěng mèng hún jīng.
枕冷夢魂驚。
yī jiē hán shuǐ míng.
一階寒水明。
niǎo fēi rén wèi qǐ.
鳥飛人未起。
yuè lù qīng rú xǐ.
月露清如洗。
wú yǔ tīng cán gèng.
無語聽殘更。
chóu cóng liǎng bìn shēng.
愁從兩鬢生。
“無語聽殘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