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鄉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解鄉音”全詩
竹籬煙鎖。
何處求新火。
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
愁無那。
短歌誰和。
風動梨花朵。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點絳唇(紫陽寒食)》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紫陽寒食)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竹籬煙鎖,何處求新火。
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
愁無那,短歌誰和。
風動梨花朵。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一個祭祀祖先的日子。詩人將寒食節的畫面與自己的心情相結合,通過描寫竹籬煙鎖、蠻江左等冷寂的景色,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人問津的心情。詩句“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暗示了詩人身處異鄉,聽不懂當地的方言,并怕被人嫌棄。但詩人并不因此而沮喪,他宣稱自己無憂無慮,希望能與人共唱短歌。最后一句“風動梨花朵”,以優美的形象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與詩中的寒冷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
譯文: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竹籬煙鎖,何處尋覓新火。
不懂鄉音,只怕人嫌棄我。
無憂愁,哪位將我作短歌。
風吹動梨花朵。
“不解鄉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zǐ yáng hán shí
點絳唇(紫陽寒食)
hán shí jīn nián, zǐ yáng shān xià mán jiāng zuǒ.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zhú lí yān suǒ.
竹籬煙鎖。
hé chǔ qiú xīn huǒ.
何處求新火。
bù jiě xiāng yīn, zhǐ pà rén xián wǒ.
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
chóu wú nà.
愁無那。
duǎn gē shuí hé.
短歌誰和。
fēng dòng lí huā duǒ.
風動梨花朵。
“不解鄉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