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謾私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搔首謾私憂”全詩
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
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
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
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
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是宋代詩人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
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
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
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
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
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中秋之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別的感慨,同時表現出對古人英才和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詩中用了許多意境深遠的景象,富有抒發情感的意蘊。
詩的開篇,以“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來抒發時光流逝之感,透露出詩人對光陰的無奈。接著提到“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暗示了歷史的長河和英才的消逝。滕王高閣是歷史名人,他的風采也在歲月中逝去,月涌大江流則象征時間的流轉。
在接下來的部分,詩人將目光投向了當下的中秋之夜,“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表現出詩人與古人的共鳴,對過去英才的景仰。然后詩人登高遠望,“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情感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時光的反思。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表達出詩人對離別的深情追思。而“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則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思念和對流逝歲月的理解。
最后幾句中,詩人回歸到個人情感,“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展現出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懷戀,且表現出豁達的心態。最后一句“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的看法,將私人的煩憂置于大背景下,突顯出豁達的胸襟。
總體而言,這首詩在婉約中流露出對時光流逝、人生離別和對往昔的景仰之情,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慨,是一首充滿內涵的佳作。
“搔首謾私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hé xiāng lín jū shì zhōng qiū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
rùn yú yǒu hé hǎo, yī suì liǎng zhōng qiū.
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
téng wáng gāo gé céng zuì,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
jīn yè diào lóng tái shàng, hái shì dāng shí féng rùn, jiā jù jì yīng yóu.
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
kàn shān jiān kàn yuè, dēng gé fù dēng lóu.
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bié lí jiǔ, jīn gǔ hèn, dà dāo tóu.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
lǎo lái zhǎng shì qīng mèng, wǎn zài jiù shén zhōu.
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
xiá xiǎng xiāng lín fēng wèi, wèng lǐ zì qīng chūn sè, bù yòng shì diāo qiú.
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
xiào wǒ chéng hé shì, sāo shǒu mán sī yōu.
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搔首謾私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