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參禪并學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會參禪并學道”全詩
百歲光陰,老去難重少。
四十歸來猶賴早。
浮名浮利都經了。
時把青銅閑自照。
華發蒼顏,一任傍人笑。
不會參禪并學道。
但知心下無煩惱。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蝶戀花》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元干。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窗戶里時而明亮,時而昏暗。百年的光陰,老去很難回復年輕。四十歲回來時,仍然珍惜早年的美好。虛浮的名利都經歷過了。時光將青銅鏡照亮,卻看到了華發蒼顏,聽到了旁人的嘲笑。我不懂禪修,也沒有學習道家的修行。但我知道心里沒有煩惱。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張元干對時光流逝和年華老去的感慨和思考。他通過窗戶的明暗變化,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變幻。百年光陰的流逝使他感到年輕無法再重來,但他仍然懷念早年的美好時光。
詩中提到的四十歲回來,可能是指張元干在中年回望自己的青春歲月。他意識到虛浮的名利已經歷過,不再看重物質的追逐。他用青銅鏡照亮自己,看到了華發蒼顏,聽到了旁人的嘲笑,意味著他已經年老,容顏已逝,世人對他的評判也變得不同。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修行的態度。他承認自己不懂禪修,也沒有學習道家的修行方法,但他認為自己心中沒有煩惱。這顯示了他在年老之際對內心境界的追求,表達了他希望能在內心找到平靜與寧靜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對光陰、年齡和修行的描繪,詩詞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不會參禪并學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蝶戀花
chuāng àn chuāng míng hūn yòu xiǎo.
窗暗窗明昏又曉。
bǎi suì guāng yīn, lǎo qù nán zhòng shǎo.
百歲光陰,老去難重少。
sì shí guī lái yóu lài zǎo.
四十歸來猶賴早。
fú míng fú lì dōu jīng le.
浮名浮利都經了。
shí bǎ qīng tóng xián zì zhào.
時把青銅閑自照。
huá fà cāng yán, yī rèn bàng rén xiào.
華發蒼顏,一任傍人笑。
bú huì cān chán bìng xué dào.
不會參禪并學道。
dàn zhī xīn xià wú fán nǎo.
但知心下無煩惱。
“不會參禪并學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