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付疏筵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分付疏筵雨”全詩
此來偶有得,當與吾宗椿老子載酒浩歌西湖南山間,寫我滯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
平生百繞垂虹路。
看萬頃、翻云去。
山淡夕暉帆影度。
菱歌風斷,襪羅塵散,總是關情處。
少年陳跡今遲暮。
走筆猶能醉時句。
花底目成心暗許。
舊家春事,覺來客恨,分付疏筵雨。
分類: 青玉案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青玉案》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玉案》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轉眼間,一切美好的心情都已消失。此時,偶然得到的一點歡樂,應該與我尊敬的椿老子一起載酒暢歌于西湖南山之間,借以抒發我滯留的思緒。二位老先生不可不加入我們的聚會,平生百轉的垂虹之路,看著萬頃湖水翻騰著云彩離去。山色淡淡,夕陽下船帆的倒影飄過。菱歌的歌聲消散,襪子上的塵土飛揚,總是與關心之處相連。年輕時的足跡如今已遲暮。書寫的文字依然能使人陶醉其中。花下注視的目光已成為心中的暗許。舊家的春天的事情,覺醒之后便懷恨在心,命令賓客到稀疏的筵席下避雨。
詩意:
《青玉案》是一首抒發作者思念故鄉和追憶往事的詩詞。詩中以飽含感情和意境描繪了作者對于曾經的美好時光和親人友情的懷念,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之情和對現實的無奈。通過對自然景色、個人經歷和情感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慨。
賞析:
《青玉案》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為線索,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往事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西湖南山的美景,通過山色、湖水、帆影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同時也突出了作者對美景的感受。詩中的“菱歌風斷,襪羅塵散”等描寫細節,把讀者的視線引向詩人的內心世界,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
詩中的“少年陳跡今遲暮”,表達了作者對年輕時光的懷念和對光陰流逝的感嘆。詩人通過“走筆猶能醉時句”,表達了他對文字創作的熱愛和追求。詩的最后幾句“花底目成心暗許,舊家春事,覺來客恨,分付疏筵雨”,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懷恨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為基調,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體驗,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情感世界。《青玉案》作為一首充滿離愁別緒的抒情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也引發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分付疏筵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yù àn
青玉案
zhuǎn yǔ, liǎo wú hǎo huái.
轉語,了無好懷。
cǐ lái ǒu yǒu de, dāng yǔ wú zōng chūn lǎo zi zài jiǔ hào gē xī hú nán shān jiān, xiě wǒ zhì sī, èr gōng bù kě bù rù shè yě
此來偶有得,當與吾宗椿老子載酒浩歌西湖南山間,寫我滯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
píng shēng bǎi rào chuí hóng lù.
平生百繞垂虹路。
kàn wàn qǐng fān yún qù.
看萬頃、翻云去。
shān dàn xī huī fān yǐng dù.
山淡夕暉帆影度。
líng gē fēng duàn, wà luó chén sàn, zǒng shì guān qíng chù.
菱歌風斷,襪羅塵散,總是關情處。
shào nián chén jī jīn chí mù.
少年陳跡今遲暮。
zǒu bǐ yóu néng zuì shí jù.
走筆猶能醉時句。
huā dǐ mù chéng xīn àn xǔ.
花底目成心暗許。
jiù jiā chūn shì, jué lái kè hèn, fēn fù shū yán yǔ.
舊家春事,覺來客恨,分付疏筵雨。
“分付疏筵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