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將雛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將雛去”全詩
故人何處。
一夜溪亭雨。
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
還知否。
燕將雛去。
又是流年度。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點絳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是宋代詩人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暗秋云,暝鴉接翅啼榕樹。
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
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
還知否。燕將雛去。
又是流年度。
詩意和賞析:
《點絳唇》是張元干在社前一日的溪光亭大雨中所作。詩中描繪了秋日的景象,以及對故人的思念和歲月的流轉。
首句“山暗秋云,暝鴉接翅啼榕樹”描繪了山中秋天的景色,暗淡的云彩和啼叫的暝鴉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這些景象也可以被視為詩人內心的映射,表達了他的孤獨和憂傷。
第二句“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他思念著故人的歸來,而在這一夜的溪亭雨中,他的思念更加加劇。
第三句“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描繪了詩人在夢中的經歷。他的夢境中充滿了清涼,他以為夏天的余熱已經散盡,然而他是否知道,燕子已經將它的雛鳥帶走,又一個年度即將結束。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季節變遷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通過描繪山暗云深、雨夜溪亭和夢境的新涼,詩人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嘆。這首詩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憂傷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展現了張元干獨特的感慨情懷。
“燕將雛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bǐng yín qiū shè qián yī rì xī guāng tíng dà yǔ zuò
點絳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shān àn qiū yún, míng yā jiē chì tí róng shù.
山暗秋云,暝鴉接翅啼榕樹。
gù rén hé chǔ.
故人何處。
yī yè xī tíng yǔ.
一夜溪亭雨。
mèng rù xīn liáng, zhī dào xiāo cán shǔ.
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
hái zhī fǒu.
還知否。
yàn jiāng chú qù.
燕將雛去。
yòu shì liú nián dù.
又是流年度。
“燕將雛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