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粉墻南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道粉墻南畔”全詩
縈透雪兒金縷,醉玉壺春色。
非煙非霧鎖窗中,王孫倦留客。
不道粉墻南畔,也有人聞得。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好事近》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元干。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斗帳炷爐熏,花露裛成薌澤。
縈透雪兒金縷,醉玉壺春色。
非煙非霧鎖窗中,王孫倦留客。
不道粉墻南畔,也有人聞得。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香和春景,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詩中描述了斗帳中的香爐散發著芬芳的香氣,花露滋潤著花朵,使其變得如同湖澤一般濕潤。詩人稱贊花朵的美麗,將其比作金線穿透雪花,使得花朵如同醉倒在玉壺中的美酒一般,顯得格外嬌艷動人。詩中還提到了窗戶被關閉,既不是因為有煙,也不是因為有霧,而是為了讓王孫休息,這表明了作者對貴族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提到了即使是在南墻的粉色墻壁旁邊,也有人能夠聞到這些美好的事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鮮明的形象描繪了花香和春天的美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如將花朵比作穿透雪花的金線,將花露比作湖澤,使讀者產生強烈的視覺和感官的感受。詩人通過描寫斗帳、炷爐、花露、雪兒金縷和玉壺等元素,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花香和春色的美好場景,給人以愉悅和愜意的感受。
詩人還通過描述窗戶的關閉,以及王孫倦留客的情景,展現了對貴族生活的向往和羨慕。窗戶關閉的目的并非為了遮擋煙霧,而是為了讓貴族王孫休息,這給人一種奢華和優雅的感覺。最后兩句提到了即使是在普通人家的南墻旁邊,也有人能夠聞到這些美好的事物,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普遍存在,不僅僅局限于貴族圈子。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美好的春景和花香,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給人以愉悅和賞心悅目的感受。
“不道粉墻南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dòu zhàng zhù lú xūn, huā lù yì chéng xiāng zé.
斗帳炷爐熏,花露裛成薌澤。
yíng tòu xuě ér jīn lǚ, zuì yù hú chūn sè.
縈透雪兒金縷,醉玉壺春色。
fēi yān fēi wù suǒ chuāng zhōng, wáng sūn juàn liú kè.
非煙非霧鎖窗中,王孫倦留客。
bù dào fěn qiáng nán pàn, yě yǒu rén wén de.
不道粉墻南畔,也有人聞得。
“不道粉墻南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