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夢有幽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夢有幽尋”全詩
望斷碧梧墻院。
短夢有幽尋,曉枕一峰云亂。
誰見。
誰見。
風散菊英千片。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呂渭老)
呂渭老(生卒年不詳),一作呂濱老,字圣求,嘉興(今屬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做過小官,有詩名。南渡后情況不詳。趙師岌序其詞云:“宣和末,有呂圣求者,以詩名,諷詠中率寓愛君憂國意。”“圣求居嘉興,名濱老,嘗位周行,歸老于家。”今存《圣求詞》一卷。
《如夢令》呂渭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呂渭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珠閣雨簾高卷。
望斷碧梧墻院。
短夢有幽尋,
曉枕一峰云亂。
誰見。誰見。
風散菊英千片。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夜晚的幽情和離別之感。詩中以夜雨滾卷的珠閣雨簾、遙望碧梧墻院的遺憾斷絕、短暫夢境中的幽尋、清晨枕邊亂起的云彩等意象,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情景,使讀者沉浸在一種如夢似幻的情感中。
賞析:
1. 詩詞開篇以珠閣雨簾的高卷形容夜晚的雨水,給人以雨聲拍打的感覺,增強了夜晚的寂靜和幽靜之感。
2. "望斷碧梧墻院"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遺憾之情,景象雖然只是遙望碧梧墻院,但通過"望斷"兩字,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3. "短夢有幽尋"描繪了作者在短暫的夢中追尋幽深的事物或情感,這種幽尋可能是對過去的懷念或對未來的向往。
4. "曉枕一峰云亂"給人以清晨醒來的感覺,床頭的云彩亂翻,暗示了作者醒來時心緒的紛亂和不安。
5. 詩詞末句"誰見。誰見。風散菊英千片"是一種感嘆之情,表達了作者孤寂的心境和無人分享的悲涼。風散菊花的形象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離散。
《如夢令》通過對夜晚、夢境和離別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使讀者在閱讀中體驗到一種憂傷而又美麗的情感氛圍。
“短夢有幽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zhū gé yǔ lián gāo juǎn.
珠閣雨簾高卷。
wàng duàn bì wú qiáng yuàn.
望斷碧梧墻院。
duǎn mèng yǒu yōu xún, xiǎo zhěn yī fēng yún luàn.
短夢有幽尋,曉枕一峰云亂。
shuí jiàn.
誰見。
shuí jiàn.
誰見。
fēng sàn jú yīng qiān piàn.
風散菊英千片。
“短夢有幽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