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鶯飛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鶯飛去”全詩
流鶯飛去。
應上花梢住。
一曲陽春,聊對東風訴。
無多語。
韶光暗度。
恨到分攜處。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點絳唇》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點絳唇》是宋代王之道所作,內容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對愛情的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
珠幰霜蕤,晚來芬馥清香吐。
流鶯飛去,應上花梢住。
一曲陽春,聊對東風訴。
無多語,韶光暗度。
恨到分攜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花朵在晚上綻放的美麗景象。詩中的“珠幰霜蕤”形容花朵的花瓣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而“晚來芬馥清香吐”則表達了花朵在夜晚散發出濃郁芳香的意境。
詩中提到的“流鶯飛去”,暗示著春天的美景吸引了鳥兒,它們在花梢上停留。而“一曲陽春,聊對東風訴”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他借東風之口向春天傾訴了自己的心聲。
最后兩句“無多語,韶光暗度。恨到分攜處。”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愛情分別的遺憾之情。詩人感嘆光陰如梭,美好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別和分離的痛苦之感。
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表達對愛情的思念,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以及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傷。同時,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使得詩詞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藝術美感。
“流鶯飛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zhū xiǎn shuāng ruí, wǎn lái fēn fù qīng xiāng tǔ.
珠幰霜蕤,晚來芬馥清香吐。
liú yīng fēi qù.
流鶯飛去。
yīng shàng huā shāo zhù.
應上花梢住。
yī qǔ yáng chūn, liáo duì dōng fēng sù.
一曲陽春,聊對東風訴。
wú duō yǔ.
無多語。
sháo guāng àn dù.
韶光暗度。
hèn dào fēn xié chù.
恨到分攜處。
“流鶯飛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