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不在塵寰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身不在塵寰境”全詩
上下天光,共水交輝映。
坐對冰輪心目瑩。
此身不在塵寰境。
撲漉文禽飛不定。
勾引離人,分外添歸興。
來往悠悠重記省。
夜闌人散花移影。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楊無咎)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
《蝶戀花》楊無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是一首寫景抒懷的宋代詩詞,作者楊無咎。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里無云秋色靜。
上下天光,共水交輝映。
坐對冰輪心目瑩。
此身不在塵寰境。
撲漉文禽飛不定。
勾引離人,分外添歸興。
來往悠悠重記省。
夜闌人散花移影。
中文譯文:
廣袤萬里無一絲云彩,秋天的景色寧靜。
天空和水面上的光輝相互交融映照。
我坐在冰輪邊,眼睛明亮晶瑩。
我的身心并不在塵世之境。
花園中鳥兒飛翔,飛得飄忽不定。
它們引誘著離別的人,特別增添了歸鄉的快樂。
往來的人們緩慢而沉思,重新回憶起過往的事情。
夜深人靜時,花影在移動。
詩意和賞析:
《蝶戀花》通過描繪秋天的寧靜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離塵之境的向往和追求。詩中描述了萬里無云的秋天,天空和水面相互映照,給人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詩人坐在冰輪旁,心目明亮晶瑩,意味著他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超越了塵世的束縛。
詩中提到的撲漉文禽指的是鳥兒,它們飛翔時飄忽不定,勾引著離別的人,使他們對歸鄉的歡樂更加增添。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回歸家園的渴望。
詩的最后兩句描寫了夜深人靜時,花影在移動的景象。這里可以理解為人們在靜謐的夜晚回憶過往,思考人生的沉思時刻。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離塵之境的向往和追求,并表現出對歸鄉和人生思考的情感。它展示了宋代詩詞的典型特點,即以景抒懷,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此身不在塵寰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蝶戀花
wàn lǐ wú yún qiū sè jìng.
萬里無云秋色靜。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 gòng shuǐ jiāo huī yìng.
上下天光,共水交輝映。
zuò duì bīng lún xīn mù yíng.
坐對冰輪心目瑩。
cǐ shēn bù zài chén huán jìng.
此身不在塵寰境。
pū lù wén qín fēi bù dìng.
撲漉文禽飛不定。
gōu yǐn lí rén, fèn wài tiān guī xìng.
勾引離人,分外添歸興。
lái wǎng yōu yōu zhòng jì shěng.
來往悠悠重記省。
yè lán rén sàn huā yí yǐng.
夜闌人散花移影。
“此身不在塵寰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