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鬢未侵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鬢未侵霜”全詩
孤負登高約。
佳節若為酬,盛與歌呼,勝卻秋蕭索。
菊花旋摘揉青萼。
滿滿浮杯杓。
老鬢未侵霜,醉里烏紗,不怕風吹落。
作者簡介(楊無咎)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
《醉花陰》楊無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花陰》是宋代詩人楊無咎的一首詞。這首詞描繪了秋日里的美好景象和人們在佳節時的歡愉心情,以及作者在醉酒之中的暢懷。下面是這首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滿城風雨無端惡,
孤負登高約。
佳節若為酬,
盛與歌呼,
勝卻秋蕭索。
菊花旋摘揉青萼,
滿滿浮杯杓。
老鬢未侵霜,
醉里烏紗,
不怕風吹落。
詩意和賞析:
《醉花陰》這首詞以描繪秋日景色和人生情感為主題,通過鮮明的畫面和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楊無咎對美好時光的享受以及與時光的共鳴。
詞的開頭以“滿城風雨無端惡”描繪了風雨交加的景象,為后文的佳節喜慶和快樂氣氛做了一種反襯,同時也預示了人生的波折和變幻。
接著,詞人借“孤負登高約”表達了對友人相約登高賞秋的感慨,暗示了詞人對時光流轉和友情變化的思考。
“佳節若為酬,盛與歌呼,勝卻秋蕭索。”這句描述了在佳節時的歡聚歡慶,意在強調節慶之樂勝過秋的凄涼,充分展現了時光流轉中人們歡樂的情感。
“菊花旋摘揉青萼”以及“滿滿浮杯杓”等描寫了豐收的秋季景象,以生動的細節和形象,展示了秋日的豐富和美好。
“老鬢未侵霜”表達了詞人仍然年輕的情感,而“醉里烏紗,不怕風吹落”則顯現出詞人豁達灑脫的心態,意味著不論風雨飄搖,都能保持內心的堅韌和喜悅。
整首詞通過對秋天景色、人生情感的描寫,以及作者自身情緒的表達,傳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對生命變遷的深刻思考。這種對美好的追求和對人生變化的接納,表達出一種積極向上、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具有較強的情感共鳴和思想內涵。
“老鬢未侵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huā yīn
醉花陰
mǎn chéng fēng yǔ wú duān è.
滿城風雨無端惡。
gū fù dēng gāo yuē.
孤負登高約。
jiā jié ruò wéi chóu, shèng yǔ gē hū, shèng què qiū xiāo suǒ.
佳節若為酬,盛與歌呼,勝卻秋蕭索。
jú huā xuán zhāi róu qīng è.
菊花旋摘揉青萼。
mǎn mǎn fú bēi biāo.
滿滿浮杯杓。
lǎo bìn wèi qīn shuāng, zuì lǐ wū shā, bù pà fēng chuī luò.
老鬢未侵霜,醉里烏紗,不怕風吹落。
“老鬢未侵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