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條金鳳要人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條金鳳要人扶”全詩
低眉信手巧工夫。
猶帶巫煙楚雨。
人占東風秀色,花籠寶髻真珠。
錦條金鳳要人扶。
只恐乘鸞飛去。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西江月(琵琶)》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琵琶)》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弦聲漾動,如同龍形浮動,音調細膩而芬芳,輕撥之間,聲音如回蕩在花叢深處的幼雀鳴叫。低眉吟唱,信手而來的靈巧技藝,仿佛也似從巫山上飄來的煙雨。人們在清晨占領了東風,展示出秀麗的容顏,花朵仿佛編織了寶髻,鑲嵌著真珠。錦繡的帶子上還有金鳳飛舞的圖案,需要有人扶持。只是擔心這美好的時光就像乘著仙鸞的飛翔,轉瞬即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琵琶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琵琶的美妙音韻。首句“弦泛龍香細撥”以直接、生動的語言,表達出弦聲如龍形飄動的形象,將琵琶音樂的聲音和形態融合在一起。接著,“聲回花底鶯雛”用鮮明的對比,形容琵琶聲回蕩在花叢中,如同雛鳥鳴叫,將聲音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增強了詩意的意境。
詩人通過“低眉信手巧工夫”表達了琵琶演奏的技巧與深情。這句描寫折射出琵琶演奏者技藝高超的形象,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對音樂家的贊美。詩中的“巫煙楚雨”則以浪漫的意象,為琵琶音樂營造了一種神秘的情感氛圍。
接下來,詩人以“人占東風秀色”描述清晨的美好景象,借此將音樂家與優美的自然景色相互融合,彰顯了人與環境的和諧。他繼續以“花籠寶髻真珠”表現女性的華美容顏,將琵琶的音樂與女性的美麗聯系起來。
最后兩句“錦條金鳳要人扶,只恐乘鸞飛去”用意境豐富的比喻,暗示了美好時光的短暫和轉瞬即逝,這也讓詩意更具深刻的含義。通過琵琶的音樂與女性之美,詩人表達了對美好瞬間的珍惜,同時也勾勒出琵琶音樂的柔美、優雅與流轉的情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琵琶音樂、自然景色和女性美的描繪,以及隱含的時光流轉意象,塑造了一幅唯美、優雅的畫面,將音樂、自然和人性融為一體,流露出濃郁的情感和對美好瞬間的珍惜之情。
“錦條金鳳要人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pí pá
西江月(琵琶)
xián fàn lóng xiāng xì bō, shēng huí huā dǐ yīng chú.
弦泛龍香細撥,聲回花底鶯雛。
dī méi xìn shǒu qiǎo gōng fū.
低眉信手巧工夫。
yóu dài wū yān chǔ yǔ.
猶帶巫煙楚雨。
rén zhàn dōng fēng xiù sè, huā lóng bǎo jì zhēn zhū.
人占東風秀色,花籠寶髻真珠。
jǐn tiáo jīn fèng yào rén fú.
錦條金鳳要人扶。
zhǐ kǒng chéng luán fēi qù.
只恐乘鸞飛去。
“錦條金鳳要人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