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識取生緣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浩然識取生緣處”全詩
斂歸靈府。
便作真鉛柱。
九任玄歸,行處龍先虎。
山頭雨。
散成清露。
瑪瑙生玄圃。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點絳唇》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奉獻和豁達的情懷。
譯文:
描繪虹紅嘴唇點彩,
全神貫注,悟得生命的紐帶。
聚集到靈府之中,
象征真實的柱子出現。
歷經九重轉變,
無論去往哪里,龍勇馬心中同在。
山巔雨水,
落下化為晶瑩露珠。
瑪瑙在神秘的庭園中生長。
這首詩詞以點絳唇為題,通過獨特的形象和意象表達了一種超脫塵埃的境界和心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義,描繪了一個氣勢恢宏、神秘莫測的場景。
詩中的“點絳唇”暗示了一種精神上的覺悟和超越,可以理解為靈魂已經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超脫于塵世之外。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紐帶的感悟,將個體的生命與更大的宇宙聯系在一起。
詩中的“靈府”象征著超脫塵世的存在,揭示了詩人思想的高度。而“真鉛柱”則表示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象征著真實和不朽的價值。
詩中的“九任玄歸”則體現了詩人歷經多次轉變和洗禮,不論身在何處,都保持著堅定的信念與勇氣。這與詩中的龍和虎的形象相呼應,象征著氣勢恢宏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詩中以“山頭雨”和“瑪瑙生玄圃”作為結束,形成了一種自然與神秘相融合的氛圍。雨水化作晶瑩的露珠,瑪瑙在神秘的庭園中生長,進一步加深了詩意的神秘感和超越性。
整首詩詞以巧妙的意象和形象描繪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和情懷。通過對生命和信念的思考,詩人表達了一種追求真實、超越塵世的心靈狀態。這首詩詞充滿了哲思和感悟,帶給讀者一種深遠的思考和啟發。
“浩然識取生緣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yī qì chōng róng, hào rán shí qǔ shēng yuán chù.
一氣沖融,浩然識取生緣處。
liǎn guī líng fǔ.
斂歸靈府。
biàn zuò zhēn qiān zhù.
便作真鉛柱。
jiǔ rèn xuán guī, xíng chǔ lóng xiān hǔ.
九任玄歸,行處龍先虎。
shān tóu yǔ.
山頭雨。
sàn chéng qīng lù.
散成清露。
mǎ nǎo shēng xuán pǔ.
瑪瑙生玄圃。
“浩然識取生緣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