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春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園春近”全詩
百樣收心待不作。
恰恨仙翁停畫舸。
雪中把酒,美人頻為,淺破櫻桃顆。
清歌誰許陽春和。
悄不放、遙空片云過。
驚落梁塵渾可可。
一聲囀處,故園春近,桃李還知麼。
分類: 青玉案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青玉案(為戴昌言歌姬作)》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青玉案(為戴昌言歌姬作)》
朝代:宋代
作者:史浩
年來減卻風情大。
百樣收心待不作。
恰恨仙翁停畫舸。
雪中把酒,美人頻為,淺破櫻桃顆。
清歌誰許陽春和。
悄不放、遙空片云過。
驚落梁塵渾可可。
一聲囀處,故園春近,桃李還知麼。
中文譯文:
多年來,風情減少得很多。
各種心思都被收斂,無法發揮。
恰好仙翁停止了畫船。
在雪地中把酒,美人頻頻為我傾倒,輕輕弄破櫻桃。
誰能許我一曲清歌,讓我與陽春和諧相處。
悄悄地不敢放聲,遙空中只有幾片云飄過。
驚動了梁上的塵土,這塵土也許還記得。
一聲囀鳴之處,故園的春天近了,桃李花開是否還有人知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史浩為戴昌言所作的《青玉案》。詩中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索,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過往歲月的留戀。
詩的開頭,“年來減卻風情大”,描繪了歲月的流轉帶來的變化,詩人感嘆自己的風情已經逐漸減少。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收斂和無法發揮的心思,百般心思都無法轉化為行動。
詩中提到了仙翁停畫舸,這里的仙翁暗指仙人,畫舸指的是仙人乘坐的船。這句詩意味深長,表示詩人遺憾仙人停止了繪畫,可能暗指自己心中的憧憬和向往無法實現。
詩中還有雪中把酒、美人頻為,以及淺破櫻桃顆,描繪了詩人在雪地中獨自飲酒,美人頻頻敬酒,淺破櫻桃顆則表達了美人的嬌美和可愛。
接下來,詩人渴望有人給他許一曲清歌,與陽春和諧相處,但只能悄悄地不敢放聲,遙空中只有片片云飄過。這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詩的結尾,驚落梁塵渾可可,一聲囀處,故園春近,桃李還知麼。這里梁塵指的是過去的塵埃,暗示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留戀。而故園春近、桃李還知麼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春天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意境豐富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往事的感慨,表《青玉案(為戴昌言歌姬作)》是宋代詩人史浩所作。這首詩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展現了詩人內心情感和對過去歲月的留戀之情。
詩中的開頭“年來減卻風情大”,描繪了多年來風情逐漸減少的情景。接著,“百樣收心待不作”表示各種心思都無法發揮出來,被束縛住。
接下來,詩中提到仙翁停畫舸,意味深長,暗指詩人心中的向往和憧憬無法實現。然后詩人描述了自己在雪中把酒,美人頻頻為他敬酒,淺破櫻桃顆,描繪了美人的嬌美和可愛。
詩中談及清歌,希望有人能給他唱一曲清歌,與陽春和諧相處。但他只能悄悄地不敢放聲,遙空中只有幾片云飄過,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在詩的結尾,詩人提到“驚落梁塵渾可可”,暗示著對過去的回憶和留戀。他期待一聲囀鳴之處,故園的春天即將到來,問桃李花是否還有人知曉,表達了對故鄉和春天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過往的感慨,同時展現了內心情感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故園春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yù àn wèi dài chāng yán gē jī zuò
青玉案(為戴昌言歌姬作)
nián lái jiǎn què fēng qíng dà.
年來減卻風情大。
bǎi yàng shōu xīn dài bù zuò.
百樣收心待不作。
qià hèn xiān wēng tíng huà gě.
恰恨仙翁停畫舸。
xuě zhōng bǎ jiǔ, měi rén pín wèi, qiǎn pò yīng táo kē.
雪中把酒,美人頻為,淺破櫻桃顆。
qīng gē shuí xǔ yáng chūn hé.
清歌誰許陽春和。
qiāo bù fàng yáo kōng piàn yún guò.
悄不放、遙空片云過。
jīng luò liáng chén hún kě kě.
驚落梁塵渾可可。
yī shēng zhuàn chù, gù yuán chūn jìn, táo lǐ hái zhī mó.
一聲囀處,故園春近,桃李還知麼。
“故園春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