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蓼千堤挺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蓼千堤挺蕊”全詩
夜闌清露瀉銀河。
洗出芙蓉半朵。
解帶初開粉面,繞梁還聽珠歌。
心期端的在秋波。
想得今宵只我。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蓼千堤挺蕊,
蒼梧一葉辭柯。
夜闌清露瀉銀河。
洗出芙蓉半朵。
解帶初開粉面,
繞梁還聽珠歌。
心期端的在秋波。
想得今宵只我。
詩意:
這首詩以西江的夜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景色和美好時光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對某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賞析:
首句“紅蓼千堤挺蕊,蒼梧一葉辭柯”以自然景物的描繪開篇,紅蓼和蒼梧都是江邊的植物,通過描繪千堤上挺立的紅蓼和落葉的蒼梧,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時光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夜闌清露瀉銀河,洗出芙蓉半朵”描繪了夜晚的景色,夜闌指午夜,清露瀉落如銀河,洗去塵埃,使芙蓉花在月光下顯得更加嬌艷。
“解帶初開粉面,繞梁還聽珠歌”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解帶初開粉面指的是女子初解帶子的場景,繞梁還聽珠歌則是指美妙的歌聲環繞在梁上,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愉悅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兩句“心期端的在秋波,想得今宵只我”表達了詩人對某人的思念。心期端的在秋波表示詩人的心思在眼神交流中表露無遺,想得今宵只我則表明詩人獨享這美好的夜晚,體現了對愛情的渴望和珍惜。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愛情的追求。詩詞語言精練,意境優美,給人以深深的印象。
“紅蓼千堤挺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jí xí dá guān jì dé wǒ zì
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
hóng liǎo qiān dī tǐng ruǐ, cāng wú yī yè cí kē.
紅蓼千堤挺蕊,蒼梧一葉辭柯。
yè lán qīng lù xiè yín hé.
夜闌清露瀉銀河。
xǐ chū fú róng bàn duǒ.
洗出芙蓉半朵。
jiě dài chū kāi fěn miàn, rǎo liáng hái tīng zhū gē.
解帶初開粉面,繞梁還聽珠歌。
xīn qī duān dì zài qiū bō.
心期端的在秋波。
xiǎng dé jīn xiāo zhǐ wǒ.
想得今宵只我。
“紅蓼千堤挺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