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臺夢雨精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楚臺夢雨精神”全詩
背屏斜映小腰身。
山明雙翦水,香滿一釵云。
爐裊金絲簾窣地,綺窗秋靜無塵。
半鉤春筍帶湘筠。
蘭亭初寫就,愁殺衛夫人。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臨江仙(贈婦人寫字)》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贈婦人寫字)》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憑欄竹子敲打風,楚臺夢中細雨凝神。
背影斜映小腰身,山光映照水,香氣繚繞一支簪。
爐煙裊裊金絲簾,華麗窗欞秋靜無塵。
半鉤春筍圍湘筠,蘭亭初次展開,憂愁深深折磨衛夫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邊仙境中的畫面,詩人以婦人寫字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詩人對女子的深情。
賞析:
這首詩詞采用了臨江仙的題材,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色和女子的美麗,表達了詩人深情厚意。以下是對每句的賞析:
1. "檻竹敲風初破睡":描繪了風吹過欄桿上的竹子,喚醒了詩人的沉睡。
2. "楚臺夢雨精神":楚臺指楚國的臺榭,詩人在夢中感受到了細雨的清麗。
3. "背屏斜映小腰身":婦人背對著屏風,傾斜的光線映照出她纖細的腰身。
4. "山明雙翦水,香滿一釵云":山明水凈的景色中,倒映出婦人的容貌,她佩戴的釵上彌漫著芳香。
5. "爐裊金絲簾窣地":爐中升起的炊煙在金絲簾上輕輕飄動。
6. "綺窗秋靜無塵":華麗的窗欞透過秋天的靜謐,沒有一絲塵埃。
7. "半鉤春筍帶湘筠":形容婦人的眉毛像春天新長出的筍子,帶有湘江的婉約之美。
8. "蘭亭初寫就,愁殺衛夫人":將婦人的寫字比喻為蘭亭集宴時王羲之的行書,表達了詩人對婦人的深深憂愁之情,以及對她的贊美和傾慕。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江邊仙境中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女子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深情的感受和對婦人的傾慕之情。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
“楚臺夢雨精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zèng fù rén xiě zì
臨江仙(贈婦人寫字)
kǎn zhú qiāo fēng chū pò shuì, chǔ tái mèng yǔ jīng shén.
檻竹敲風初破睡,楚臺夢雨精神。
bèi píng xié yìng xiǎo yāo shēn.
背屏斜映小腰身。
shān míng shuāng jiǎn shuǐ, xiāng mǎn yī chāi yún.
山明雙翦水,香滿一釵云。
lú niǎo jīn sī lián sū dì, qǐ chuāng qiū jìng wú chén.
爐裊金絲簾窣地,綺窗秋靜無塵。
bàn gōu chūn sǔn dài xiāng yún.
半鉤春筍帶湘筠。
lán tíng chū xiě jiù, chóu shā wèi fū rén.
蘭亭初寫就,愁殺衛夫人。
“楚臺夢雨精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