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殄黃池小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殄黃池小丑”全詩
同展摩云翼。
位冠洪樞情似昔。
肯共一尊瑤席。
經綸素韞胸中。
籌帷小試成功。
已殄黃池小丑,行收沙漠膚功。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清平樂(勸王樞使)》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清平樂(勸王樞使)
當年桂籍。同展摩云翼。
當年你是桂籍(桂林人),我們一起展翅高飛。
位冠洪樞情似昔。肯共一尊瑤席。
你在朝廷地位崇高,情意依舊如昔。愿與你共享一杯美酒。
經綸素韞胸中。籌帷小試成功。
你才智過人,胸懷充實。在小試中取得了成功。
已殄黃池小丑,行收沙漠膚功。
已經消滅了黃池的小丑,開始收拾沙漠的蠻夷。
詩意:
這首詩是史浩勸王樞使的一首勸誡之作。詩中通過贊美王樞使的才智和地位,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欽佩之情。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王樞使的期望,希望他能夠繼續努力,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王樞使的贊美和期望。通過描繪王樞使的才智和地位,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之情。詩中的“桂籍”指的是桂林,暗示王樞使來自桂林,而桂林以其美麗的風景而聞名,也象征著王樞使的才華出眾。詩中的“黃池小丑”和“沙漠膚功”則是對外敵的象征,表示王樞使已經成功地消滅了他們。整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對王樞使的敬佩和對他未來發展的期望。
“已殄黃池小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quàn wáng shū shǐ
清平樂(勸王樞使)
dāng nián guì jí.
當年桂籍。
tóng zhǎn mó yún yì.
同展摩云翼。
wèi guān hóng shū qíng shì xī.
位冠洪樞情似昔。
kěn gòng yī zūn yáo xí.
肯共一尊瑤席。
jīng lún sù yùn xiōng zhōng.
經綸素韞胸中。
chóu wéi xiǎo shì chéng gōng.
籌帷小試成功。
yǐ tiǎn huáng chí xiǎo chǒu, xíng shōu shā mò fū gōng.
已殄黃池小丑,行收沙漠膚功。
“已殄黃池小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