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活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仙活計”全詩
爆火熏天漫兒戲。
自家爐鼎,有卻冷清清地。
臘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與做些,神仙活計。
鉛汞收添結靈水。
跳丸日月,一任東生西委。
玉顏長向此,迎新歲。
分類: 感皇恩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感皇恩(除夜)》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皇恩(除夜)》
結柳送窮文,驅儺嚇鬼。
爆火熏天漫兒戲。
自家爐鼎,有卻冷清清地。
臘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與做些,神仙活計。
鉛汞收添結靈水。
跳丸日月,一任東生西委。
玉顏長向此,迎新歲。
中文譯文:
用結柳的花束送行送窮文,驅趕儺神嚇鬼。
燃放煙火熏天、表演兒戲。
自家的爐灶,雖然有著熄滅的寂靜。
臘月三十日,應該如何躲避?
先做些神仙般的活計。
將鉛汞收集起來,結合水靈特性。
跳舞的丸子代表日月,任由東方生出、西方委棄。
美麗的容顏一直對著這里,迎接新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除夜”為背景,描述了宋代時人們除夕夜的生活場景和活動。詩人通過描繪柳花送別貧窮和迎接新春的風俗,展現了人們歡度除夜的喜慶氛圍和對新年的期許。
首先,詩中提到了結柳送窮文的習俗,結柳是一種民間除舊迎新的習俗,人們將裝飾了紅紙條、喜慶花瓣的柳枝掛在門前,寓意送走去年的貧窮與不順。同時,驅趕儺神嚇鬼也是辟除邪惡、祈求吉祥的民間儀式。
其次,詩中描述了除夕之夜燃放煙火和表演兒戲的場景。燃放煙火、喧鬧嬉戲的氛圍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解壓。其中,“爆火熏天漫兒戲”一句形象地描繪出喧鬧的場面。
接著,詩人表達出了對自家的爐灶的冷清與無奈之情。臘月是寒冷的冬月,這時家家戶戶都點燃爐火烹飪,爐灶冷清一片對比鮮明,也暗示了家中無人的凄寂。
然后,詩人對于在臘月三十日如何避免兇險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決定參與神仙活計,也就是煉丹、煉藥等與神仙有關的活動,以求祈福避兇。
最后,詩人用“鉛汞收添結靈水”來形象地描繪煉丹的場景,跳丸等物象征著日月運行,表達了事物的變化和循環。而“玉顏長向此,迎新歲”則意味著美麗的容顏一直向這里,迎接新年的到來。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喜悅和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宋代人們過年的習俗和日常生活。通過描繪除夜的活動和氣氛,詩人傳遞了歡慶新春、祈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神仙活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ng ēn chú yè
感皇恩(除夜)
jié liǔ sòng qióng wén, qū nuó xià guǐ.
結柳送窮文,驅儺嚇鬼。
bào huǒ xūn tiān màn ér xì.
爆火熏天漫兒戲。
zì jiā lú dǐng, yǒu què lěng qīng qīng dì.
自家爐鼎,有卻冷清清地。
là yuè sān shí rì, rú hé bì.
臘月三十日,如何避。
qiě yǔ zuò xiē, shén xiān huó jì.
且與做些,神仙活計。
qiān gǒng shōu tiān jié líng shuǐ.
鉛汞收添結靈水。
tiào wán rì yuè, yī rèn dōng shēng xī wěi.
跳丸日月,一任東生西委。
yù yán zhǎng xiàng cǐ, yíng xīn suì.
玉顏長向此,迎新歲。
“神仙活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