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皴枝上未成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皴枝上未成珠”全詩
蕭蕭風月一塵無。
只堪綠蟻滿尊浮。
況是小春天正爽,杖藜相與探梅初。
半皴枝上未成珠。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浣溪沙》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史浩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朱楹俯瞰碧綠的湖水,
凜冽的風月毫無痕跡。
只有綠蟻草上紛飛,
何況是初春天氣晴朗,
我手扶拐杖,與你一同探尋初開的梅花。
梅花未成珠狀,但已有幾分皺紋。
詩意:
《浣溪沙》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通過詩人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對春天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現了對春天的獨特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景象。首句“朱楹俯瞰碧綠的湖水”描繪了詩人所見的湖水,通過使用“碧綠”來形容湖水的顏色,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接著,詩人用“蕭蕭風月一塵無”表達了風月的凄涼之感,暗示了人世間的繁華與虛幻。接下來的兩句“只有綠蟻草上紛飛,何況是初春天氣晴朗”,通過描繪草上紛飛的綠蟻,突出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蓬勃。最后兩句“我手扶拐杖,與你一同探尋初開的梅花,梅花未成珠狀,但已有幾分皺紋”,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一同欣賞春天景色的愉悅和共鳴。雖然梅花還未完全綻放,但詩人已經從中感受到了歲月的變遷和生命的痕跡。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麗與變化,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體驗,詩詞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半皴枝上未成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hèng gài zhū yíng fǔ bì hú.
勝概朱楹俯碧湖。
xiāo xiāo fēng yuè yī chén wú.
蕭蕭風月一塵無。
zhǐ kān lǜ yǐ mǎn zūn fú.
只堪綠蟻滿尊浮。
kuàng shì xiǎo chūn tiān zhèng shuǎng, zhàng lí xiāng yǔ tàn méi chū.
況是小春天正爽,杖藜相與探梅初。
bàn cūn zhī shàng wèi chéng zhū.
半皴枝上未成珠。
“半皴枝上未成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