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筆勤書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弄筆勤書篆”全詩
不親歌扇。
弄筆勤書篆。
翁已無能,老退慚E176面。
欣同宴。
坐來喜見。
痛飲驚無算。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點絳唇(贈外孫猷)》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點絳唇(贈外孫猷)》是宋代仲并創作的,表達了對外孫猷的深情祝福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秀出群兒,柳眉濯濯春庭院。
不親歌扇。弄筆勤書篆。
翁已無能,老退慚面。
欣同宴。坐來喜見。
痛飲驚無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贈送外孫猷為主題,表現了詩人仲并對外孫的深情厚意以及對年老衰退的感慨。
1. "秀出群兒,柳眉濯濯春庭院":這句話描寫了外孫的容貌,用“秀出群兒”形容他的俊美,而“柳眉濯濯”則表現出他清秀的眉毛,讓人感受到了青春的氣息。
2. "不親歌扇。弄筆勤書篆":這句話強調了外孫不喜歡歌唱和娛樂,而是專心于書法篆刻的修習,顯示了他的學識和才華。
3. "翁已無能,老退慚面":詩人自謙地說自己已經年老力衰,不再有能力,感到慚愧。這句話也反映了中國文化中尊老敬老的價值觀。
4. "欣同宴。坐來喜見":這句話表現出詩人對與外孫相聚的喜悅和歡欣。
5. "痛飲驚無算":最后一句話中的“痛飲”可能是指詩人與外孫一同飲酒,愉快地度過時光。而“驚無算”則意味著他們的歡樂難以計量,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外孫的贊美和祝福,以及對自己年老衰退的自我反思,表達了家族之間的深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用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將這些情感傳達得深刻而真摯。
“弄筆勤書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zèng wài sūn yóu
點絳唇(贈外孫猷)
xiù chū qún ér, liǔ méi zhuó zhuó chūn tíng yuàn.
秀出群兒,柳眉濯濯春庭院。
bù qīn gē shàn.
不親歌扇。
nòng bǐ qín shū zhuàn.
弄筆勤書篆。
wēng yǐ wú néng, lǎo tuì cán E176 miàn.
翁已無能,老退慚E176面。
xīn tóng yàn.
欣同宴。
zuò lái xǐ jiàn.
坐來喜見。
tòng yǐn jīng wú suàn.
痛飲驚無算。
“弄筆勤書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