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一鶯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聽一鶯吟”全詩
曾聽一鶯吟。
今夜卻成容易,雙蓮步步搖金。
歌聲暫駐,顰眉又去,無計重尋。
應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分類: 朝中措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朝中措(贈趙牧仲歌姬)》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中措(贈趙牧仲歌姬)》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綠柳庭院顯得幽深。曾經聽過一只鳥的歌唱。今夜卻變得輕易,雙蓮花步似金子般晃動。歌聲暫時停留,皺眉卻離去,無法再次尋找。應該對玉郎的離去感到痛恨,讓人守候至更深的夜晚。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寂靜的庭院,綠柳顯得幽深。詩人曾經聽到一只鳥的歌聲,但如今在這個夜晚,卻變得輕易可得。雙蓮花般的舞步搖曳著金光。然而,歌聲只停留了片刻,美麗的容顏卻已經離去,再也無法尋覓到。詩人認為自己應該對玉郎的離去感到痛恨,他讓人等待到更深的夜晚,卻并未兌現他的承諾。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富有畫面感的描寫,通過綠柳庭院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幽深的氛圍。詩人回憶起曾經聽到的一只鳥的歌聲,暗示了美好的過去經歷。然而,詩詞中的"今夜卻成容易"表明現在的情況已經改變,美好的事物變得輕易可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雙蓮步步搖金的描寫,突出了舞姬的婀娜多姿和引人注目的美麗。然而,歌聲只是暫時的停留,顰眉卻已經離去,由此可見詩人對逝去美好事物的無奈和失落。最后兩句"應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表達了詩人對玉郎的失望和憤懣,他讓人等待到更深的夜晚,但玉郎卻沒有兌現承諾,讓人感到心灰意冷。
整首詩詞以寂靜的庭院為背景,通過對過去美好和現實失落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愛情的追憶和遺憾。詩詞中的意境細膩而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曾聽一鶯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zèng zhào mù zhòng gē jī
朝中措(贈趙牧仲歌姬)
lǜ yáng tíng yuàn jué shēn shěn.
綠楊庭院覺深沈。
céng tīng yī yīng yín.
曾聽一鶯吟。
jīn yè què chéng róng yì, shuāng lián bù bù yáo jīn.
今夜卻成容易,雙蓮步步搖金。
gē shēng zàn zhù, pín méi yòu qù, wú jì zhòng xún.
歌聲暫駐,顰眉又去,無計重尋。
yīng hèn yù láng tì jiǔ, jiào rén shǒu dào gēng shēn.
應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曾聽一鶯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