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亭宴太真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沈香亭宴太真妃”全詩
沈香亭宴太真妃。
新晴庭館燕來遲。
試抹么弦妝半掩,滿斟綠醑袖交飛。
九重天上捧金卮。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曾覿)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歌頭》(三)、《西江月》(一)、《定風波》(【二】、【三】)、《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一)、《憶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該詞雖是一首詠燕詞卻通篇不著一燕字,庭院深深,楊柳陰濃,燕子雙雙終日呢喃,獨占風光;凌空飛舞,仿佛池中點點浮萍散漫,又象風中飄揚的柳絮那樣輕盈。末尾兩句詞人借燕子惜花表現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憐惜之情。全詞畫面生動,描摹傳神,結構上渾然天成,不愧佳作。純甫詞結有《海野詞》。
《浣溪沙(奉詔次韻張池州賞杏聽琵琶)》曾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奉詔次韻張池州賞杏聽琵琶)》是宋代文人曾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艷杏紅芳透粉肌。
沈香亭宴太真妃。
新晴庭館燕來遲。
試抹么弦妝半掩,滿斟綠醑袖交飛。
九重天上捧金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雅致的春日景象,以及宮廷中的宴會場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杏花的贊美,以及皇帝宴請寵妃太真的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宴會中的繁忙和熱鬧氛圍。詩中還涉及到了音樂和美酒,增添了宴會的歡樂氣氛。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形容杏花的艷麗和芬芳,展現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詩中提到的沈香亭是宴會的場所,太真妃則是皇帝的寵妃,顯示了宴會的高規格和盛況。詩人巧妙地使用了對比手法,將新晴和燕子的遲到形容得如此生動,增添了一絲喜感和情趣。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宴會中的一幕:太真妃試著彈奏琵琶,妝容半掩,手中的酒杯和袖子交替飄動。這一描寫既展現了宴會的熱鬧氣氛,又凸顯了太真妃的嬌美和技藝。最后一句"九重天上捧金卮",形象地描繪了宴會中的盛況和華麗。九重天是古代神話中的仙境,金卮是一種供酒器皿,這一描寫表現了宴會的尊貴和莊重。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景和宴會場景的描繪,展現了繁華世界中的歡樂和美好。同時,詩中采用了細膩的語言和對比手法,使得詩意更加生動而豐富,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鳴。
“沈香亭宴太真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fèng zhào cì yùn zhāng chí zhōu shǎng xìng tīng pí pá
浣溪沙(奉詔次韻張池州賞杏聽琵琶)
yàn xìng hóng fāng tòu fěn jī.
艷杏紅芳透粉肌。
shěn xiāng tíng yàn tài zhēn fēi.
沈香亭宴太真妃。
xīn qíng tíng guǎn yàn lái chí.
新晴庭館燕來遲。
shì mǒ me xián zhuāng bàn yǎn, mǎn zhēn lǜ xǔ xiù jiāo fēi.
試抹么弦妝半掩,滿斟綠醑袖交飛。
jiǔ zhòng tiān shàng pěng jīn zhī.
九重天上捧金卮。
“沈香亭宴太真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