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不把金章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蓑衣不把金章換”全詩
絲綸欲下相縈絆。
卻掉船來芳草岸。
呼侶伴。
蓑衣不把金章換。
碧落云高星爛爛。
波心舉網星光亂。
躍出鯉魚長尺半。
回首看。
孤燈一點風吹散。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漁家傲引》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月時節,河中的菱荇遍地開滿。絲綸漁網下放,彼此相互糾纏。卻在芳草叢生的岸邊,放下漁船,呼喚伴侶。漁夫身穿簡樸的蓑衣,不愿以金章來換取富貴。碧藍的天空高懸,星星閃爍不斷。波心舉起漁網,星光璀璨,紛亂交織。一條長約尺半的鯉魚躍出水面。回首望去,孤燈只有一點,被風吹散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家的生活場景,揭示了漁夫的傲慢和自豪。五月時節,菱荇遍地開滿,河中漁夫放下漁船,展開漁網,期待著豐收。然而,作者通過描述漁夫舍棄富貴的蓑衣,以及回首時孤燈的情景,展現了漁夫的簡樸和堅守初心的態度。漁夫不為金錢所動,他們以自然為伴,自在自足,以純粹的漁家生活為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漁夫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五月時節的菱荇盛開、碧藍的天空和繁星閃爍等,詩中展現了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與此同時,詩人通過對漁夫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他們樸素、傲慢和自足的態度。漁夫舍棄物質的追求,選擇了與自然為伴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一種對純粹、自由的追求和堅守。同時,最后兩句詩以孤燈一點被風吹散的形象作為結束,給人以深深的思索。這種對自然與人性的融合,以及對樸素生活的贊美,使得這首詩具有深遠的意義,讓人在繁忙喧囂的世界中感受到一絲寧靜和內心的自由。
“蓑衣不把金章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yǐn
漁家傲引
wǔ yuè hé zhōng líng xìng biàn.
五月河中菱荇遍。
sī lún yù xià xiāng yíng bàn.
絲綸欲下相縈絆。
què diào chuán lái fāng cǎo àn.
卻掉船來芳草岸。
hū lǚ bàn.
呼侶伴。
suō yī bù bǎ jīn zhāng huàn.
蓑衣不把金章換。
bì luò yún gāo xīng làn làn.
碧落云高星爛爛。
bō xīn jǔ wǎng xīng guāng luàn.
波心舉網星光亂。
yuè chū lǐ yú zhǎng chǐ bàn.
躍出鯉魚長尺半。
huí shǒu kàn.
回首看。
gū dēng yì diǎn fēng chuī sàn.
孤燈一點風吹散。
“蓑衣不把金章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