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闌不語如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闌不語如顰”全詩
蓬閬神仙謫。
魏紫姚黃夸異色。
到得海邊初識。
玉闌不語如顰。
虛教春盡三分。
卻問檀心誰向,多情更屬東君。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清平樂(以千葉粉紅牡丹送曾守)》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以千葉粉紅牡丹送曾守)》是宋代洪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輕紅淡白,如同千片粉紅牡丹。神仙們輕飄飄地謫居在那遙遠的仙島上。魏紫、姚黃這些顏色夸耀其異,但在到達海邊初識之時,發現這些顏色都不及這牡丹花的美麗。花朵上的玉闌卻無言地皺著眉頭。雖然春天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但這片花園依然教人心生無盡的美好。我不禁問起,那位令人心動的女子,她對于我這顆多情之心是否也屬于東君。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牡丹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顏色、仙境與現實、花園的美麗以及多情之心的表達,表現出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思索。
賞析:
1. 色彩描繪:詩中以輕紅淡白來形容牡丹花的顏色,清淡細膩地展現了花朵的美麗。魏紫、姚黃被夸耀其異色,突出了牡丹花在眾多花卉中的獨特魅力。
2. 仙境與現實:詩中提到神仙謫居在遙遠的仙島上,與現實世界形成對比。這種對仙境的想象與現實生活的對比,凸顯了牡丹花的美麗超越塵世的凡俗之感。
3. 對愛情的思索:詩中表達了作者的多情之心,對一位令人心動的女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者以虛教春盡三分來形容時間的流逝,表達了對時間的感嘆,同時也暗示了對愛情的珍惜和希望。
4. 東君的意象:東君是指東方的君主,象征著高貴和崇高。作者將多情之心歸屬于東君,表達了對愛情的崇高追求和對女子高尚品質的贊美。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和對愛情的思索,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愛情的向往。同時,通過仙境與現實的對比和對時間流轉的感嘆,賦予了詩詞更深的意境和情感。
“玉闌不語如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yǐ qiān yè fěn hóng mǔ dān sòng céng shǒu
清平樂(以千葉粉紅牡丹送曾守)
qīng hóng dàn bái.
輕紅淡白。
péng láng shén xiān zhé.
蓬閬神仙謫。
wèi zǐ yáo huáng kuā yì sè.
魏紫姚黃夸異色。
dào de hǎi biān chū shí.
到得海邊初識。
yù lán bù yǔ rú pín.
玉闌不語如顰。
xū jiào chūn jǐn sān fēn.
虛教春盡三分。
què wèn tán xīn shuí xiàng, duō qíng gèng shǔ dōng jūn.
卻問檀心誰向,多情更屬東君。
“玉闌不語如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