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還尋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水還尋壑”全詩
恰恰早鶯啼,一羽黃金落。
花邊自在行,臨水還尋壑。
步步肯相隨,獨有蒼梧鶴。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生查子》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一首宋代洪適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到盤洲,
繁纈盈千萼。
恰恰早鶯啼,
一羽黃金落。
花邊自在行,
臨水還尋壑。
步步肯相隨,
獨有蒼梧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盤洲景色。二月時節,盤洲上的花朵盛開,繁縟而美麗。清晨,早起的黃鶯唱出美妙的歌聲,一只羽毛如黃金般的小鳥從天空中落下。花邊上的花朵隨風搖曳,似乎在尋找水邊的小溪。每一步都愿意跟隨著這個美景,只有蒼梧山上的孤獨仙鶴獨自飛翔。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盤洲春天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形象描寫,如繁縟的花朵、早起的黃鶯和黃金般的小鳥,給讀者帶來了鮮明的視覺感受。詩人通過描寫花邊隨風搖曳、尋找小溪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最后,詩人以蒼梧山上的孤獨仙鶴作為結尾,給詩篇增添了一絲憂愁和孤獨感,使整首詩更具意境和情感。整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盤洲的美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給人以美好的心靈享受。
“臨水還尋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èr yuè dào pán zhōu, fán xié yíng qiān è.
二月到盤洲,繁纈盈千萼。
qià qià zǎo yīng tí, yī yǔ huáng jīn luò.
恰恰早鶯啼,一羽黃金落。
huā biān zì zài háng, lín shuǐ hái xún hè.
花邊自在行,臨水還尋壑。
bù bù kěn xiāng suí, dú yǒu cāng wú hè.
步步肯相隨,獨有蒼梧鶴。
“臨水還尋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