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川日月已成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川日月已成陳”全詩
擁爐看雪酒催人。
梁上不曾飛落、去年塵。
未暇巾車出,何妒舉盞頻。
斜川日月已成陳。
想得前村仙子、晚妝勻。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韻)》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韻)》
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
擁爐看雪酒催人。
梁上不曾飛落、去年塵。
未暇巾車出,何妒舉盞頻。
斜川日月已成陳。
想得前村仙子、晚妝勻。
中文譯文:
閏歲豪華景色多,正月中旬方春風吹。
圍爐觀雪喝美酒,促使人歡快不停。
梁上的雪花未曾飄落,去年的塵土已塵封。
未能顧及車馬出行,為何妒忌頻舉杯盞。
斜倚的江河日月已經歷久,
想起了前村的仙子,晚妝妝扮得恰如其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洪適所作,題為《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韻)》。詩人以冬日雪景為背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過去歲月的回憶。
詩的第一句“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描述了冬季的景色豐富多彩,而正月中旬才開始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這句詩描繪了季節轉換的過程,從冬到春的轉變。
接下來的兩句“擁爐看雪酒催人,梁上不曾飛落、去年塵”,表達了人們圍爐觀雪的場景,欣賞著雪景,與親友共飲美酒。詩中提到梁上的雪花未曾飄落,去年的塵土已經塵封,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過去歲月的消逝。
接下來的兩句“未暇巾車出,何妒舉盞頻”,描寫了詩人因為欣賞雪景和與親友共飲而無暇外出,同時也表達了對那些頻頻舉杯、熱鬧歡慶的人的羨慕之情。
最后兩句“斜川日月已成陳,想得前村仙子、晚妝勻”,通過斜川日月成陳的描述,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過去事物的變遷。詩人在思念前村的仙子,想象她妝飾得體,暗示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戀和對仙子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雪景為背景,通過描繪人們圍爐觀雪、共飲美酒的場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和過去歲月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色和人情景致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溫馨愉悅的氛圍。
“斜川日月已成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xuě zhōng hé jǐng péi yùn
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韻)
rùn suì ráo guāng jǐng, zhōng xún shǐ dǎ chūn.
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
yōng lú kàn xuě jiǔ cuī rén.
擁爐看雪酒催人。
liáng shàng bù céng fēi luò qù nián chén.
梁上不曾飛落、去年塵。
wèi xiá jīn chē chū, hé dù jǔ zhǎn pín.
未暇巾車出,何妒舉盞頻。
xié chuān rì yuè yǐ chéng chén.
斜川日月已成陳。
xiǎng dé qián cūn xiān zǐ wǎn zhuāng yún.
想得前村仙子、晚妝勻。
“斜川日月已成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