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聲轉玉鉤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踏歌聲轉玉鉤斜”全詩
雙鵲飛來語。
踏歌聲轉玉鉤斜。
好是滿天風露、一池花。
離多會少從來有。
不似人間久。
歡情誰道隔年遲。
須信仙家日月、未多時。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虞美人(七夕)》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七夕)》是宋代詩人韓元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煙霄脈脈停機杼。
雙鵲飛來語。
踏歌聲轉玉鉤斜。
好是滿天風露、一池花。
離多會少從來有。
不似人間久。
歡情誰道隔年遲。
須信仙家日月、未多時。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思念和渴望。詩中描繪了夜晚的情景,月光下煙霄(天空)中的織女停止了織機,兩只鵲鳥飛過傳遞信息。在歌聲和舞蹈的伴隨下,美麗的女子轉動著玉鉤,風露滿天,花兒盛開在一池之中。然而,離別的時刻總是多于相聚,作者感嘆這種分離之苦。他說與人間相比,仙家的日子和月亮似乎還不久遠,表示對長久的歡愉愛情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派的風格寫就,通過描繪七夕夜晚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手法,如煙霄脈脈停機杼,形容夜晚的祥和寧靜;雙鵲飛來語,表現了神秘的傳遞信息的方式;踏歌聲轉玉鉤斜,形象地描繪了美麗女子的舞蹈場景。通過這些描寫,詩詞營造出了一種浪漫而溫馨的氛圍。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珍視和對長久幸福愛情的追求。作者以離別之苦作為對比,強調了相聚的珍貴和稀少。他通過對仙家日月的描繪,暗示了對永恒愛情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讓人流連忘返。
總的來說,《虞美人(七夕)》是一首以七夕為題材的愛情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思念和對長久幸福愛情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婉約的風格寫就,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給人以美好而浪漫的感受,展現了韓元吉獨特的詩歌才華。
“踏歌聲轉玉鉤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qī xī
虞美人(七夕)
yān xiāo mò mò tíng jī zhù.
煙霄脈脈停機杼。
shuāng què fēi lái yǔ.
雙鵲飛來語。
tà gē shēng zhuǎn yù gōu xié.
踏歌聲轉玉鉤斜。
hǎo shì mǎn tiān fēng lù yī chí huā.
好是滿天風露、一池花。
lí duō huì shǎo cóng lái yǒu.
離多會少從來有。
bù shì rén jiān jiǔ.
不似人間久。
huān qíng shuí dào gé nián chí.
歡情誰道隔年遲。
xū xìn xiān jiā rì yuè wèi duō shí.
須信仙家日月、未多時。
“踏歌聲轉玉鉤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