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走梧桐雙睡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驚走梧桐雙睡鵲”全詩
梨棗吹風樹樹懸。
只道荔枝無驛使,依然。
贏得驪珠萬顆傳。
香露滴芳鮮。
并蒂連枝照綺筵。
驚走梧桐雙睡鵲,腰底黃金作彈圓。
分類: 南鄉子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南鄉子(龍眼未聞有詩詞者,戲為賦之)》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鄉子(龍眼未聞有詩詞者,戲為賦之)》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路木犀天,
梨棗吹風樹樹懸。
只道荔枝無驛使,
依然贏得驪珠萬顆傳。
香露滴芳鮮,
并蒂連枝照綺筵。
驚走梧桐雙睡鵲,
腰底黃金作彈圓。
詩意:
這首詩以南方鄉村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江路和天空中飄浮的木犀花,展現了秋天的氣息。詩中還出現了梨樹和棗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詩人提到荔枝,表達了對這種水果的喜愛,但又感嘆它無法遠傳,只能在當地享受。然而,詩人認為自己的詩歌就像驪珠一樣,通過文字的傳承,能夠贏得萬人的贊譽和傳頌。
詩中還描繪了香露滴落的情景,芬芳撲鼻,使得整個景色更加迷人。詩人將花朵并蒂連枝比作綺筵,形容了花朵的美麗和盛開的景象。最后,詩人提到驚飛的梧桐樹上有一對睡鵲,它們在樹枝上嬉戲,而它們的腰間佩戴的是黃金制成的圓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秋天鄉村的美麗景色。詩人以江路、木犀花、梨棗樹等元素,勾勒出一個寧靜而富有生機的環境。荔枝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食的喜愛和對鄉土之美的珍視,這與后面提到的驪珠形成了對比。詩人通過對傳統文化中的珍寶形象的運用,將自己的詩歌與珍寶相提并論,表達了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對詩歌傳承的價值的認同。
詩中的香露滴落、花朵并蒂連枝等描寫手法,使得整個詩歌充滿了細膩的視覺和感官的享受,讀者仿佛能夠感受到花香和露珠的清新。最后提到的梧桐樹上的睡鵲,以及它們佩戴的黃金圓環,給詩歌增添了一絲童趣和奇幻的色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珍寶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自信。同時,詩中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給讀者帶來了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的美感。
“驚走梧桐雙睡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iāng zǐ lóng yǎn wèi wén yǒu shī cí zhě, xì wèi fù zhī
南鄉子(龍眼未聞有詩詞者,戲為賦之)
jiāng lù mù xī tiān.
江路木犀天。
lí zǎo chuī fēng shù shù xuán.
梨棗吹風樹樹懸。
zhī dào lì zhī wú yì shǐ, yī rán.
只道荔枝無驛使,依然。
yíng de lí zhū wàn kē chuán.
贏得驪珠萬顆傳。
xiāng lù dī fāng xiān.
香露滴芳鮮。
bìng dì lián zhī zhào qǐ yán.
并蒂連枝照綺筵。
jīng zǒu wú tóng shuāng shuì què, yāo dǐ huáng jīn zuò dàn yuán.
驚走梧桐雙睡鵲,腰底黃金作彈圓。
“驚走梧桐雙睡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