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梨花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梨花落”全詩
無緒倦尋芳,閑卻秋千索。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
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
分類: 生查子
作者簡介(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生查子》朱淑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
寒食節還未過多久,幾天來東風狂烈。
無緒倦尋芳,閑卻秋千索。
心緒無法安寧,疲倦地尋覓芬芳,閑散地坐在秋千上。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
玉石減少,翠色衣裙相交疊,我因病而怯弱,羅衣單薄。
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
我不忍心拉起簾幕去看,只聽見寂寞的梨花紛紛落下。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食時節的凄涼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人們要遠離繁忙的生活,去掃墓、祭奠祖先。朱淑真在詩中用幾個意象展示了她心情的低落和孤寂。
詩中的“寒食不多時”,暗示著寒食節剛剛過去,但寒意仍然存在,讓人感到冷冽。而“東風惡”則表達了寒食節期間狂烈的東風,給人一種凄涼的氛圍。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無聊和疲倦,她無法找到心靈的寄托,尋求不到真正的安慰。疲憊的她閑散地坐在秋千上,無力地搖動秋千,暗示了她內心的失落和迷茫。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她的身體和心靈狀況。玉減少了,翠色的衣裙相互掩映,可能指的是她體態消瘦,衣裙松散。她因病而虛弱,羅衣的質地薄薄的,無法抵御嚴寒。
最后兩句詩凸顯了她內心的孤寂和無助。她不忍心拉起簾幕去看外面的景象,或許是因為外面的世界也同樣蕭瑟凄涼。她只能聽到梨花紛紛落下的聲音,寂寞感更加沉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凄涼的景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情,傳達了一種寒食時節的凄涼和冷漠。
“寂寞梨花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hán shí bù duō shí, jǐ rì dōng fēng è.
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
wú xù juàn xún fāng, xián què qiū qiān suǒ.
無緒倦尋芳,閑卻秋千索。
yù jiǎn cuì qún jiāo, bìng qiè luó yī báo.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
bù rěn juàn lián kàn, jì mò lí huā luò.
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
“寂寞梨花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