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永漏燈明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沈沈永漏燈明滅”全詩
寒莎敗壁蛩吟切。
沈沈永漏燈明滅。
只為愁人,不為道人設。
愁人對此成愁絕。
道人終是心如鐵。
一般景趣情懷別。
笛里西風,吹下滿庭葉。
分類: 醉落魄
作者簡介(張掄)
[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號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蒞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蒞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絳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賚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余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醉落魄》張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落魄》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虛窗透月。
寒莎敗壁蛩吟切。
沈沈永漏燈明滅。
只為愁人,不為道人設。
愁人對此成愁絕。
道人終是心如鐵。
一般景趣情懷別。
笛里西風,吹下滿庭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愁緒纏綿的景象。月光透過虛掩的窗戶灑在室內,照亮了凋零的蘆葦和寒冷的墻壁。寂靜的夜晚,漏水聲不斷,燈火時明時滅。這一切都是為了愁苦的人而存在,而不是為了修行的人而設立的。面對這種景象,愁苦的人的愁緒更加深重,而修行的人則堅定如鐵。整首詩表達了一種別樣的景致和情感,像笛聲中的西風吹落了滿地的落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愁緒纏綿的畫面,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中的虛窗透月、敗壁蛩吟、永漏燈明滅等形象描寫,給人一種深夜的寂靜和憂傷的氛圍。詩中的愁人和道人成為對比,愁人面對這樣的景象更加愁絕,而道人則表現出堅定的心志。這種對比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不同態度和觀察力。
整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表現了人生的起伏和人情的無常。詩中的笛聲和西風吹落的落葉,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作品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作者深刻的感悟傳達給讀者,使人們對生命的無常和人情的滄桑產生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人情的思考,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悟。它以獨特的方式傳達了情感和哲理,給人以深思。
“沈沈永漏燈明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luò tuò
醉落魄
xū chuāng tòu yuè.
虛窗透月。
hán shā bài bì qióng yín qiè.
寒莎敗壁蛩吟切。
shěn shěn yǒng lòu dēng míng miè.
沈沈永漏燈明滅。
zhǐ wèi chóu rén, bù wéi dào rén shè.
只為愁人,不為道人設。
chóu rén duì cǐ chéng chóu jué.
愁人對此成愁絕。
dào rén zhōng shì xīn rú tiě.
道人終是心如鐵。
yì bān jǐng qù qíng huái bié.
一般景趣情懷別。
dí lǐ xī fēng, chuī xià mǎn tíng yè.
笛里西風,吹下滿庭葉。
“沈沈永漏燈明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