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處黃精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深處黃精盛”全詩
山中采藥修身命。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處黃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凈。
吾生可保長無病。
八珍五鼎不須貪,葷_濁亂人情性。
作者簡介(張掄)
[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號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蒞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蒞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絳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賚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余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踏莎行》張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是宋代張掄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割斷一切塵緣,心境寧靜。在山中采藥修身養命。青松林下茯苓遍地生長,白云深處黃精蓬勃茂盛。百味香甜,整個身心清凈。我的生命能夠長久無病。珍饈美味和炊煙上升的烹飪器具不需要貪求,肉食的污濁擾亂了人的情欲。
詩意:
《踏莎行》通過描繪山野之間的寧靜景象,表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身心健康的主題。詩人以山中采藥為喻,倡導割斷塵緣,追求修身養性的境界。他所描述的青松林下茯苓和白云深處黃精,象征著自然的寶藏和生命的滋養。詩人通過這些自然的象征,表達了人們應該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身體的健康,遠離紛擾和貪欲的生活方式。
賞析:
《踏莎行》以山野之間的寧靜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的藥物和養生之道,表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身心健康的理念。詩中的青松、茯苓和黃精等自然元素,寓意著自然的寶藏和生命的滋養,給人以清新、寧靜和健康的感覺。詩人呼吁人們割斷塵緣,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身體的健康,不被物質的貪欲所困擾,以達到真正的清凈和自由。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遠的思想和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踏莎行》是一首具有教誨意義的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身心健康的價值觀。詩人以清新、寧靜的山野景象為背景,將自然元素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引導人們遠離紛擾和貪欲,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身體的健康。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深遠的思想,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傳達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白云深處黃精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gē duàn fán yuán, xīn ān shén dìng.
割斷凡緣,心安神定。
shān zhōng cǎi yào xiū shēn mìng.
山中采藥修身命。
qīng sōng lín xià fú líng duō, bái yún shēn chù huáng jīng shèng.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處黃精盛。
bǎi wèi gān xiāng, yī shēn qīng jìng.
百味甘香,一身清凈。
wú shēng kě bǎo cháng wú bìng.
吾生可保長無病。
bā zhēn wǔ dǐng bù xū tān, hūn zhuó luàn rén qíng xìng.
八珍五鼎不須貪,葷_濁亂人情性。
“白云深處黃精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