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薌林巖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取薌林巖洞”全詩
水月共空_。
九轉不須塵外,三峰只在壺中。
他年盛業,云間可望,林下難逢。
記取薌林巖洞,何如干越秋風。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朝中措(路彥豐生日)》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趙彥端所作,題為《朝中措(路彥豐生日)》。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新涼溪閣暮山重,
Water Pavilion in the cool stream, twilight mountains appear again,
水月共空_。
Water and moon together in emptiness.
九轉不須塵外,
Nine turns without need for worldly affairs,
三峰只在壺中。
Three peaks exist only within the pot.
他年盛業,云間可望,
In the future, great achievements can be seen among the clouds,
林下難逢。
Difficult to encounter beneath the woods.
記取薌林巖洞,
Remember the Xianglin Cave,
何如干越秋風。
How about experiencing the autumn wind in Ganyue?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追求。首先,描繪了新涼溪閣中的景色,暮山再次顯現,給人一種清新涼爽的感覺。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將自己比喻為九轉不受塵埃紛擾之人,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然。同時,他用三峰只在壺中的形象,寓意自己的追求和境界,并且表達了對日后偉業的展望,認為將來的成就可望在云間見到,但在林下卻難以實現。最后,詩人提到了薌林巖洞,暗示著一種隱居的心愿,希望遠離塵囂,與干越秋風相伴,體驗寧靜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追求,表達了對超脫塵世和追求寧靜境界的向往。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運用比喻的手法,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一種超然情懷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記取薌林巖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lù yàn fēng shēng rì
朝中措(路彥豐生日)
xīn liáng xī gé mù shān zhòng.
新涼溪閣暮山重。
shuǐ yuè gòng kōng.
水月共空_。
jiǔ zhuàn bù xū chén wài, sān fēng zhī zài hú zhōng.
九轉不須塵外,三峰只在壺中。
tā nián shèng yè, yún jiān kě wàng, lín xià nán féng.
他年盛業,云間可望,林下難逢。
jì qǔ xiāng lín yán dòng, hé rú gàn yuè qiū fēng.
記取薌林巖洞,何如干越秋風。
“記取薌林巖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