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誰傳語牡丹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誰傳語牡丹花”全詩
春愁元自逐春來,卻不肯、隨春歸去。
千觴美酒,十分幽事,歸到只愁風雨。
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鵲橋仙》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是一首宋代趙彥端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來時夾道,紅羅步障,已換青絲翠羽。
春愁元自逐春來,卻不肯、隨春歸去。
千觴美酒,十分幽事,歸到只愁風雨。
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鵲橋仙女與牛郎相會的情景為主題,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追求和不舍離別的情感。詩中通過描寫春天的到來以及離別的痛苦,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珍惜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濃郁的愛情情感。首句“來時夾道,紅羅步障,已換青絲翠羽”,描繪了鵲橋仙女來到人間的場景,以華美的詞藻表達了其仙氣和美貌。接著,詩人表達了春愁的產生,并用“卻不肯、隨春歸去”來強調對春天的留戀,顯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不舍離別的情感。
下一句“千觴美酒,十分幽事,歸到只愁風雨”,通過描述鵲橋仙女與牛郎相會的場景,揭示了他們相聚時的歡樂與幸福。然而,詩人意識到離別的必然性,以“只愁風雨”表達了對未來的不安和擔憂。
最后兩句“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牡丹花象征著美好和繁榮,詩人希望能以牡丹花的名義傳達自己的情感,以獲得東君的關注和寵愛。
整首詩以優美的詞藻和細膩的表達,描繪了愛情與離別的主題,通過對春天和牡丹花的意象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共鳴。
“憑誰傳語牡丹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鵲橋仙
lái shí jiā dào, hóng luó bù zhàng, yǐ huàn qīng sī cuì yǔ.
來時夾道,紅羅步障,已換青絲翠羽。
chūn chóu yuán zì zhú chūn lái, què bù kěn suí chūn guī qù.
春愁元自逐春來,卻不肯、隨春歸去。
qiān shāng měi jiǔ, shí fēn yōu shì, guī dào zhǐ chóu fēng yǔ.
千觴美酒,十分幽事,歸到只愁風雨。
píng shuí chuán yǔ mǔ dān huā, wèi zuò qǔ dōng jūn xiē zhǔ.
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憑誰傳語牡丹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