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寸東齋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寸東齋燭”全詩
獨坐冷云堆屋。
此味與誰同宿。
幾寸東齋燭。
煙鬟霧鬢春山曲。
好夢淺愁相續。
那慰沈腰如束。
歌意燈前足。
分類: 憶故人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桃源憶故人》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源憶故人》是宋代趙彥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修脊檐,玉簪墮落,欺騙了窗外的竹子。
獨自坐在寒冷的云堆之中。
這種滋味,與誰一同度宿?
東齋的燭光,只有幾寸長。
煙霧繚繞,如同女子的薄霧盤繞在春山間。
美好的夢境和淺淺的憂愁相繼而至。
沒有人能安慰沉重的腰肢,如束縛一般。
在燈前唱出的歌意,足以表達內心的情感。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寂寥的意境表達了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修脊檐、玉簪墮落和欺騙窗外竹子的場景,通過寒冷的云堆和獨自坐著的形象,表達了主人公的孤獨感。詩人通過自問“這種滋味,與誰一同度宿?”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中還描繪了煙霧繚繞的春山和美好的夢境,以及內心的淺淺憂愁和沉重的腰肢,表達了情感的糾結和無法得到寬慰的心境。最后,詩詞以唱出的歌意在燈前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傳達了詩人的心聲。
賞析:
《桃源憶故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的意象描繪了修脊檐、玉簪墮落和窗外竹子,以及獨自坐在寒冷的云堆之中的場景,給人一種寂寥和孤獨的感覺。通過表達對故人的思念和對孤獨的感受,詩人展現了內心的糾結和無奈。同時,詩中的煙霧、春山、夢境等意象也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那種濃郁的情感和內心的痛楚。最后,詩人以唱出的歌意在燈前表達內心的情感,使整首詩詞更富有韻味和感染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精煉的語言和意象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和內心的孤獨之情,同時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
“幾寸東齋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憶故人
xiū yán duò yù qī chuāng zhú.
修檐墮玉欺窗竹。
dú zuò lěng yún duī wū.
獨坐冷云堆屋。
cǐ wèi yǔ shuí tóng sù.
此味與誰同宿。
jǐ cùn dōng zhāi zhú.
幾寸東齋燭。
yān huán wù bìn chūn shān qǔ.
煙鬟霧鬢春山曲。
hǎo mèng qiǎn chóu xiāng xù.
好夢淺愁相續。
nà wèi shěn yāo rú shù.
那慰沈腰如束。
gē yì dēng qián zú.
歌意燈前足。
“幾寸東齋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