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過杏花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明雨過杏花寒”全詩
清明雨過杏花寒。
紅紫芳菲何限。
春病無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殘。
此情拍手問闌干。
為甚多愁我慣。
分類: 西江月
《西江月》王千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千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頻驚節物,
亂來依舊江山。
清明雨過杏花寒。
紅紫芳菲何限。
春病無人消遣,
芳心有酒摧殘。
此情拍手問闌干。
為甚多愁我慣。
詩意:
《西江月》描繪了一位年邁的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社會變遷的感慨。詩人覺得自己年紀漸長,對于世事的變遷頻頻感到驚訝,但江山依舊保持著舊貌。在清明時節,雨過后的杏花依然感到寒冷。紅紫色的花朵散發著濃郁的芳香,讓人不禁感嘆花的美麗無限。然而,詩人卻感到在這樣的春天里,自己沒有人陪伴消遣,內心的熱情卻被酒精摧殘。他對著空空的門闌拍手,獨自傾訴心中的憂愁。
賞析:
《西江月》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個人經歷的反思。詩中的"老去頻驚節物,亂來依舊江山"表達了詩人對于歲月的流逝和社會的變遷感到驚訝和無奈。"清明雨過杏花寒"一句通過描繪杏花在雨后的凋零,傳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傷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接著,詩人用"紅紫芳菲何限"來形容花朵的美麗,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美好之限。在春天的美景面前,詩人卻感到孤獨和無聊,他的內心熱情被酒精所削弱。最后,詩人對著門闌拍手,表達出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心中的苦悶。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的思考,抒發了對于歲月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悲涼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慨和對現實的疑問,使讀者在共鳴中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清明雨過杏花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lǎo qù pín jīng jié wù, luàn lái yī jiù jiāng shān.
老去頻驚節物,亂來依舊江山。
qīng míng yǔ guò xìng huā hán.
清明雨過杏花寒。
hóng zǐ fāng fēi hé xiàn.
紅紫芳菲何限。
chūn bìng wú rén xiāo qiǎn, fāng xīn yǒu jiǔ cuī cán.
春病無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殘。
cǐ qíng pāi shǒu wèn lán gān.
此情拍手問闌干。
wéi shèn duō chóu wǒ guàn.
為甚多愁我慣。
“清明雨過杏花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