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殘霞酒半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臉上殘霞酒半消”全詩
晚妝勻罷卻無聊。
金泥帳小教誰共,銀字笙寒懶更調。
人悄悄,漏迢迢。
瑣窗虛度可憐宵。
一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鷓鴣天(寄情)》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寄情)》是宋代詩人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臉上的妝容像殘霞一樣漸漸褪去,喝了一半的酒也漸漸消散。
晚妝已經卸完,但我感到無聊。
金色的帳幕中,誰來與我共享,銀字的笙聲又冷冷地懶得奏調。
人靜悄悄,時光流轉緩慢。
瑣窗前虛度的時間真可憐,夜晚如此漫長。
我曾因愛恨交纏而結下恨意,而如今已經經歷了幾度深春,豆蔻的枝條已經茂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的寂寞和無聊的夜晚。她面上的妝容逐漸褪去,喝的酒也漸漸消散,晚妝卸完后卻感到無聊。她坐在金色的帳幕中,卻無人與她共享,銀字的笙聲也冷漠而懶散。整個夜晚都很靜謐,時間過得很慢。她在瑣窗前度過了可憐的時光,夜晚漫長而孤寂。她曾因愛情的糾葛而懷有深深的恨意,經歷了幾個春天的變遷,豆蔻的枝條已經長得茂盛。
賞析:
這首詩以寂寞的情緒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內心世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臉上殘霞褪去和酒消散的情景,表達了女子心情的變化。晚妝勻罷卻無聊,反映了她內心的空虛和無聊感。金泥帳小教誰共,銀字笙寒懶更調,表達了她渴望有人陪伴的愿望,但卻感到孤獨和冷漠。人悄悄,漏迢迢,通過對時間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漫長。瑣窗虛度可憐宵,抒發了她對虛度時光的悲涼和無奈。一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通過對恨意和時間的暗示,表達了她經歷了愛情的痛苦和變遷。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意境展示了女子內心的孤寂和寂寞,同時也表達了對愛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李呂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女子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畫面,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臉上殘霞酒半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jì qíng
鷓鴣天(寄情)
liǎn shàng cán xiá jiǔ bàn xiāo.
臉上殘霞酒半消。
wǎn zhuāng yún bà què wú liáo.
晚妝勻罷卻無聊。
jīn ní zhàng xiǎo jiào shuí gòng, yín zì shēng hán lǎn gèng diào.
金泥帳小教誰共,銀字笙寒懶更調。
rén qiāo qiāo, lòu tiáo tiáo.
人悄悄,漏迢迢。
suǒ chuāng xū dù kě lián xiāo.
瑣窗虛度可憐宵。
yī cóng hèn mǎn dīng xiāng jié, jǐ dù chūn shēn dòu kòu shāo.
一從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
“臉上殘霞酒半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