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無貽漢國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貽漢國憂”出自唐代賀知章的《送人之軍》,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wú yí hàn guó yōu,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無貽漢國憂”全詩

    《送人之軍》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分類:

    作者簡介(賀知章)

    賀知章頭像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送人之軍》賀知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之軍》

    常經絕脈塞,
    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
    令人起昔愁。
    隴云晴半雨,
    邊草夏先秋。
    萬里長城寄,
    無貽漢國憂。

    中文譯文:

    經常經歷斷斷續續的消息傳來,
    再次見證了心緒痛苦的場景。
    送別子弟如今已成事實,
    令人回想起日前的憂愁。
    半是晴朗,半是陰雨交加的隴山云,
    邊境的草原已經進入夏季秋意。
    萬里長城寄托著國家的希望,
    不會給漢國帶來任何憂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賀知章寫給即將出征的戰士的送別之作。詩人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戰士們的深深關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首句“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描繪了長時間沒有消息的狀況,以及再度見到消息帶來的絕望和痛苦。這一句十分形象地揭示了送別者內心的波動。

    第二句“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表達了送別者對子弟出征的感嘆和擔心。詩人用“昔愁”一詞,將過去和現在的憂慮聯系在一起,強調了情感的延續性。

    接下來兩句“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以自然景物來烘托出憂慮與無奈的氛圍。流轉不定的隴山云象征著命運的變幻莫測,邊境的草原在夏秋之交將迎來離別的氣息,給人一種無法抗拒的觸動。

    最后兩句“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表達了送別者對長城的寄托,并表明他們的離別并不會給國家帶來憂慮。這是一種豪邁的情感,也是對國家強大力量的信心。

    整首詩以簡練而準確的表達,表現了作者面對戰爭背景下的離別與擔憂,展現了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通過詩人獨特的表現手法,將戰士和國家聯系在一起,使這首詩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無貽漢國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zhī jūn
    送人之軍

    cháng jīng jué mài sāi, fù jiàn duàn cháng liú.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sòng zi chéng jīn bié, lìng rén qǐ xī chóu.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lǒng yún qíng bàn yǔ, biān cǎo xià xiān qiū.
    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wàn lǐ cháng chéng jì, wú yí hàn guó yōu.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無貽漢國憂”平仄韻腳

    拼音:wú yí hàn guó yōu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無貽漢國憂”的相關詩句

    “無貽漢國憂”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無貽漢國憂”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無貽漢國憂”出自賀知章的 《送人之軍》,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