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重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了重陽”全詩
極目遙岑三四點。
過了重陽。
籬下殘花未褪黃。
鄭莊好客。
故遣紅妝飛大白。
月滿回廊。
飲散歌闌已斷腸。
作者簡介(姚述堯)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進,華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可考。工詞,著有簫臺公馀詞一卷,《強村叢書》傳于世。
《減字木蘭花》姚述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姚述堯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收云斂。
極目遙岑三四點。
過了重陽。
籬下殘花未褪黃。
鄭莊好客。
故遣紅妝飛大白。
月滿回廊。
飲散歌闌已斷腸。
譯文:
煙霧散去,云彩收斂。
遠處山巒若隱若現。
重陽已過。
籬笆下的花兒依然未褪黃。
鄭莊主人好客。
特意派出紅裝仙女飛向大白天。
月亮圓滿,照耀在回廊間。
宴會結束,歌聲停止,已令人心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煙霧散去,云彩收斂,暗示著秋天天空的明朗和清晰。遠處山巒隱約可見,給人以遙遠的感覺。重陽節已經過去,但籬笆下的花兒仍然保持著鮮艷的黃色,象征著美麗的堅持與堅韌。
詩中提到了鄭莊主人的好客,他派出紅裝仙女在白天飛舞,是為了歡迎客人,展示盛情款待之意。月亮圓滿,照耀在回廊間,給人以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然而,宴會結束,歌聲停止,此時的心情已經變得悲傷和痛苦,作者用“已斷腸”來形容,表達了人們離別時的傷感和痛苦之情。
賞析:
《減字木蘭花》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活動的描繪,展現了一個秋天的畫面和人情世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煙霧散去和云彩收斂與山巒的遙遠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秋天的明朗和清晰。籬下殘花的黃色與鄭莊主人派出的紅裝仙女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彰顯了主人的好客和熱情。
整首詩情感豐富,以中秋節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景色和人物活動,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悲傷和痛苦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和人情的復雜,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過了重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yān shōu yún liǎn.
煙收云斂。
jí mù yáo cén sān sì diǎn.
極目遙岑三四點。
guò le chóng yáng.
過了重陽。
lí xià cán huā wèi tuì huáng.
籬下殘花未褪黃。
zhèng zhuāng hào kè.
鄭莊好客。
gù qiǎn hóng zhuāng fēi dà bái.
故遣紅妝飛大白。
yuè mǎn huí láng.
月滿回廊。
yǐn sàn gē lán yǐ duàn cháng.
飲散歌闌已斷腸。
“過了重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