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思苦難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佳思苦難酬”全詩
只今何處,卷簾波影漾風鉤。
況值晚天新霽,菱葉荷花如拭,香翠擁行舟。
卻為湖山好,牽思繞皇州。
柳邊堤,竹里閣,舊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對碧梧修竹,領略好風涼月,大白與重浮。
欲和凌云賦,佳思苦難酬。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管鑒)
管鑒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東歸,道經峽州,時管鑒為峽州守,見范成大 《吳船錄》 。淳熙十三年(1186)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詞題所署干支,最遲者為甲辰生日,蓋淳熙十一年(1184)。有 《養拙堂詞》 一卷。
《水調歌頭(同張子儀諸公泛舟北渚,席間用子儀韻)》管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同張子儀諸公泛舟北渚,席間用子儀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管鑒。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五湖興,夢想白蘋洲。
只今何處,卷簾波影漾風鉤。
況值晚天新霽,菱葉荷花如拭,香翠擁行舟。
卻為湖山好,牽思繞皇州。
柳邊堤,竹里閣,舊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對碧梧修竹,領略好風涼月,大白與重浮。
欲和凌云賦,佳思苦難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湖山之美的熱愛和對往昔往事的懷念之情。作者平生熱衷于游歷五湖之地,夢想著能夠到達白蘋洲,但如今他不知身處何處,只能看著卷簾起伏的波浪和風鉤倒影。然而,此刻晚霞消散,湖面上的菱葉和荷花清晰可見,綠意蔥蘢,周圍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湖山之美令他的思緒環繞在皇州周圍。柳樹叢邊的堤岸,竹林中的閣樓,都讓他回憶起過往曾經的游歷。他仿佛重回過去,卻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境遇。他欣賞著碧梧樹和修竹,領略著美好的風和涼爽的月光,大白和重浮(指水中的船只)在他眼前浮現。他想要寫一篇凌云賦(指描寫高遠意境的文章),但美好的思緒卻難以得到回報,令他感到苦難。
賞析:
《水調歌頭(同張子儀諸公泛舟北渚,席間用子儀韻)》以描繪湖山之美和表達詩人情感為主題,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往事的懷念之情。詩中的湖山景色給人一種清新、寧靜和美好的感覺,通過描寫菱葉、荷花、柳樹、竹林等元素,將讀者帶入一個美麗的仙境。詩人表達了對湖山之地的眷戀,同時也流露出對過去游歷的懷念之情。詩詞的結尾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想要寫一篇凌云賦,但遭遇到了佳思難以得到回報的困境,這種苦難的感受通過詩詞的抒發得到了體現。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詩人情感為主線,通過描繪湖山之美和對往事的懷念,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給人以美好和傷感的感覺。同時,詩詞中運用了修辭手法,如對比、借景抒情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佳思苦難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tóng zhāng zi yí zhū gōng fàn zhōu běi zhǔ, xí jiān yòng zi yí yùn
水調歌頭(同張子儀諸公泛舟北渚,席間用子儀韻)
píng shēng wǔ hú xìng, mèng xiǎng bái píng zhōu.
平生五湖興,夢想白蘋洲。
zhǐ jīn hé chǔ, juàn lián bō yǐng yàng fēng gōu.
只今何處,卷簾波影漾風鉤。
kuàng zhí wǎn tiān xīn jì, líng yè hé huā rú shì, xiāng cuì yōng xíng zhōu.
況值晚天新霽,菱葉荷花如拭,香翠擁行舟。
què wèi hú shān hǎo, qiān sī rào huáng zhōu.
卻為湖山好,牽思繞皇州。
liǔ biān dī, zhú lǐ gé, jiù céng yóu.
柳邊堤,竹里閣,舊曾游。
huǎng rán zhòng dào, bù zhī shēn shì cǐ yān liú.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qiě duì bì wú xiū zhú, lǐng lüè hǎo fēng liáng yuè, dà bái yǔ zhòng fú.
且對碧梧修竹,領略好風涼月,大白與重浮。
yù hé líng yún fù, jiā sī kǔ nàn chóu.
欲和凌云賦,佳思苦難酬。
“佳思苦難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