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隨長短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隨長短亭”全詩
明朝真個云山隔。
人不似行云。
相隨長短亭。
堂空歌韻響。
清切緣云上。
留住莫教飛。
怕如人別離。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管鑒)
管鑒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東歸,道經峽州,時管鑒為峽州守,見范成大 《吳船錄》 。淳熙十三年(1186)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詞題所署干支,最遲者為甲辰生日,蓋淳熙十一年(1184)。有 《養拙堂詞》 一卷。
《菩薩蠻(德輿餞別坐間作)》管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德輿餞別坐間作)》是宋代管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天云山堂上的客人,明天真的云山相隔。
人們不像行云般自由自在,只能相隨于短暫的別坐之間。
堂中空蕩蕩的歌聲回響,清脆悅耳,如云上的音樂。
請你停留下來,不要讓它飛走。
怕像人們離別一樣,讓人心感到痛苦。
詩意:
《菩薩蠻(德輿餞別坐間作)》描述了一種別離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詩人通過云山堂上的客人和明朝云山的隔離形象,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短暫相聚和永恒分離的現實。他感嘆人的生命如行云般短暫,無法像云一樣自由地往來。詩中的堂空歌韻和緣云上的音樂,是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追憶,同時也帶有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無奈。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別離的害怕,意味著他對離別和分別的痛苦感同身受。
賞析:
《菩薩蠻(德輿餞別坐間作)》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通過描繪客人的來去、堂中歌聲的回響,展現了時光的無常和別離的感慨。詩人以行云和云山的隔離形象,抒發了對人生短暫和離別不舍的思考。堂中的歌韻和緣云上的音樂是對美好時光的追憶,也是對時光流逝的擔憂。詩詞樸素而凄美,給人以思索和回味。它表達了人們對于短暫相聚和離別的感情,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于時光流逝的深切關注。
“相隨長短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dé yú jiàn bié zuò jiàn zuò
菩薩蠻(德輿餞別坐間作)
jīn rì yún shān táng shàng kè.
今日云山堂上客。
míng cháo zhēn gè yún shān gé.
明朝真個云山隔。
rén bù shì xíng yún.
人不似行云。
xiāng suí cháng duǎn tíng.
相隨長短亭。
táng kōng gē yùn xiǎng.
堂空歌韻響。
qīng qiē yuán yún shàng.
清切緣云上。
liú zhù mò jiào fēi.
留住莫教飛。
pà rú rén bié lí.
怕如人別離。
“相隨長短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