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看云氣舞青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貪看云氣舞青鸞”全詩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十二之八)》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十二之八)》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登上梅仙山絕頂望海的景象。詩人站在山頂,揮動袖子,俯瞰著西面的高峰,感覺自己與天空相隔無尺寸之遙。他手拄拐杖,往下看,眺望著浩渺的大海,看到遠處有幾艘帆船逐漸顯現。他貪婪地凝視著云霧在天空中舞動,就像是青鸞在翩翩起舞一樣。然而,太陽已經開始西斜,暗示歸途即將到來。最后,詩人感謝山上的松樹輕柔的吹拂,這樣溫暖的風意味著他可以稍作停留,不急著離開。
賞析:
陸游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墨,描繪了梅仙山絕頂望海的壯麗景色。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站在山頂,與天空和大海相望的姿態,表達了他超越塵世的心境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他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相融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中的"孤絕去天無尺"表達了詩人心靈的超脫和追求無限的向往。"拄杖下臨鯨海"描繪了詩人俯瞰大海的場景,使人感受到無垠的廣闊和壯麗。"數煙帆歷歷"則表現出遠處帆船的形象,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力。
詩人用"貪看云氣舞青鸞"將云霧的舞動比喻為青鸞的翩翩起舞,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觀的熱切關注和沉醉其中的心情。然而,"歸路已將夕"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情感,給詩篇帶來一絲凄涼之感。
最后,詩人感謝半山上的松樹吹拂,表達了對自然賜予的美好待遇的感激之情。這樣的感謝同時也象征著詩人對山中寧靜的向往和對暫時逗留的期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思維深度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描繪了登上梅仙山絕頂望海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山海之間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體驗,詩詞傳達了對自然景觀的熱切關注和超越塵世的心境。
“貪看云氣舞青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dēng méi xiān shān jué dǐng wàng hǎi shí èr zhī bā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十二之八)
huī xiù shàng xī fēng, gū jué qù tiān wú chǐ.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zhǔ zhàng xià lín jīng hǎi, shù yān fān lì lì.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tān kàn yún qì wǔ qīng luán, guī lù yǐ jiāng xī.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duō xiè bàn shān sōng chuī, jiě yīn qín liú kè.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貪看云氣舞青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