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花開猶未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蓮子花開猶未還”全詩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分類:
江南行翻譯及注釋
翻譯
茨菰葉爛時我們分別在西灣,如今蓮子花開還不見你回還。
我的夢離不開那江上的流水,人們傳說你已經到了鳳凰山。
注釋
⑴茨(cí)菰(gū):植物名,即慈姑,生在水田里,地下有球莖,可以吃。茨:一作“茈”。西灣:地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瓜洲鎮附近。一說泛指江邊的某個地方。
⑵蓮子花開:即荷花開放。蓮子花,即荷花。開:一作“新”。還(huán):回來。
⑶妾:舊時女子自稱。水上:一作“上水”。
⑷人傳:人們傳說。鳳凰山:山名,有多處。此處難以確指。
江南行賞析
《全唐詩》中收張潮詩五首,其中《長干行》還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張潮的幾首詩,除了一首《采蓮詞》是寫采蓮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從這些詩的內容和形式來看,都不難發現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
這首詩的第一聯:“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茨菰葉爛”的時間當在秋末冬初。“蓮子花開”的時間當是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葉爛的時候在西灣送別,眼下又已是荷花盛開了,可盼望的人兒還沒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經相許在“蓮子花開”之前返家的。這是先回憶分別的時間、地點,再由此說到現在不見人歸。說來簡單,可詩人卻描繪得有情有景,相思綿綿。前者暗示出一個水枯葉爛、寒風蕭蕭的景象,它襯托出別離的凄楚;后者點染出滿池荷花、紅綠相映、生機勃勃的畫面,反襯出孤居的寂寞難耐。筆法細膩含情。
“茨菰葉爛”、“蓮子花開”這兩個鏡頭交替的寓意,從時間上看就是要表現出一個“久”字。“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久而不歸,思念之苦,自不待言。“白日尋思夜夢頻”,詩的第三句就轉到寫“夢”。由久別而思,由思而夢,感情的脈絡自然而清晰。同時,詩的第三句又回應了第一句,“別西灣”,暗示了對方是沿江而去,所以這“夢”也就“不離江上水”。“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這當是“妾夢不離江上水”的另一個原因。
按照一般寫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寫夢中或夢后的情景,可是詩人撇開了這個內容,凌空飛來一筆──“人傳郎在鳳凰山”。出人意表,而且還妙在詩也就戛然而止。至于這個消息傳來之后,她是喜是憂,是樂是愁,詩人卻不置一詞,讓讀者去體會。首先,這個消息的到來,說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夢相隨,往日多少個“不離江上水”的“夢”,原來是一場“空”;其次,這個消息還意味著“他”時而在水,時而在山,行蹤不定,又不寄語,往后便是夢中也無處尋覓,那難言難訴之苦,隱隱怨艾之意,盡在不言之中。可謂結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盡。
這首詩上下兩聯各以意對,而又不斤斤于語言的對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應,第四句又突乎其來,似斷不斷,把詩推向一個更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蘊含,語淺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江南行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大歷(唐代宗年號,766—779)年間。張潮受當地民歌影響,對當時的城市生活比較熟悉,于是便寫下這首《江南行》以表達商人婦的思想感情。
“蓮子花開猶未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xíng
江南行
cí gū yè làn bié xī wān, lián zǐ huā kāi yóu wèi hái.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
qiè mèng bù lí jiāng shuǐ shàng, rén chuán láng zài fèng huáng shān.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蓮子花開猶未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