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風雨客衣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秋風雨客衣寒”全詩
暮秋風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門外、話悲歡。
瘦馬行霜棧,輕舟下雪灘。
烏奴山下一林丹。
為說三年常寄、夢魂間。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南歌子(送周機宜之益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送周機宜之益昌)》是陸游的作品,描述了作者與朋友周機宜在異縣相逢并即將分別的場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異縣相逢晚,中年作別難。
暮秋風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門外、話悲歡。
瘦馬行霜棧,輕舟下雪灘。
烏奴山下一林丹。
為說三年常寄、夢魂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與周機宜在異鄉相遇的晚上,由于中年時期的別離而感到難過。秋天的暮色中,寒風和雨水讓旅客的衣衫濕透。他們再次來到城門外,交談著彼此的悲歡離合。瘦馬行走在結霜的棧道上,輕舟行駛在被雪覆蓋的灘涂上。山下的一片丹霞美景引人注目。這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陸游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友情的珍重。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陸游的感懷之情。他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情緒融入自然景觀之中,增強了讀者對離別和友情的共鳴。
首句“異縣相逢晚,中年作別難”表達了中年人面對離別的痛苦之情。異縣意味著他們身處陌生的地方,相遇的時間已是傍晚,更加增添了別離的傷感。
接下來的兩句“暮秋風雨客衣寒,又向朝天門外、話悲歡”描繪了寒風和雨水中旅客的凄涼境遇,而他們再次相聚在城門外,述說彼此的喜怒哀樂,表達了難舍的情感。
“瘦馬行霜棧,輕舟下雪灘”通過描繪交通工具的艱難旅程,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艱辛。瘦馬行走在結霜的棧道上,輕舟駛過被雪覆蓋的灘涂,形象地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不易。
最后兩句“烏奴山下一林丹,為說三年常寄、夢魂間”通過描繪山下美麗的丹霞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惜和思念之情。他們約定三年之后再相聚,而這段時間他們只能通過書信來交流,唯有夢境才能讓彼此相見。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友情的深情。陸游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情感融入自然景觀之中,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
“暮秋風雨客衣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sòng zhōu jī yí zhī yì chāng
南歌子(送周機宜之益昌)
yì xiàn xiāng féng wǎn, zhōng nián zuò bié nán.
異縣相逢晚,中年作別難。
mù qiū fēng yǔ kè yī hán.
暮秋風雨客衣寒。
yòu xiàng cháo tiān mén wài huà bēi huān.
又向朝天門外、話悲歡。
shòu mǎ xíng shuāng zhàn, qīng zhōu xià xuě tān.
瘦馬行霜棧,輕舟下雪灘。
wū nú shān xià yī lín dān.
烏奴山下一林丹。
wèi shuō sān nián cháng jì mèng hún jiān.
為說三年常寄、夢魂間。
“暮秋風雨客衣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