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來莫要尋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覺來莫要尋思”全詩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昔年連轡柳邊歸。
陳跡恍難追。
況種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去久無詩。
把做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山間閑居中的生活情景,并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昔年連轡柳邊歸。陳跡恍難追。
況種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去久無詩。
把做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范成大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背景,表達了對友人鄭伯昌的離別之情。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山間建造居所,勤奮耕種,名聲傳遍京城。作者與鄭伯昌以及杜陵的野老共同懷有同樣的理想和追求。當有客人來到作者家門時,作者心中感到喜悅,因為他可以用來買酒。詩中回憶了過去,提到了作者昔年歸來的情景,但過去的痕跡已經模糊難辨。接著,詩中提到了種桃的道士和欣賞花草的才子,并表示他們的歸宿都不盡如人意。最后,作者與一位故友相遇,詢問他的消息,得知他已經多年沒有作詩了。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將生活看作一場春夢,醒來后不要過多思索。
賞析: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以婉約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山房中的寧靜生活以及友人離別的情景,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友情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作者自己的生活與種桃的道士、欣賞花草的才子進行對比,以突出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選擇和境遇。整首詩抒發了對友人離去的惋惜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浮華和虛幻的看法,強調了珍惜當下的重要性。通過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給人以舒適和靜謐的感受。
“覺來莫要尋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sòng zhèng bó chāng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
gǔ rén wú bú jiàn, jūn mò shì zhèng dāng shí.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
gèng zhù jiù shān fáng, gōng gēng gǔ kǒu, míng dòng jīng shī.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zhū gōng rèn tā gǔn gǔn, yǔ dù líng yě lǎo gòng jīn q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yǒu kè zhì mén xiān xǐ, dé qián gū jiǔ hé yí.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xī nián lián pèi liǔ biān guī.
昔年連轡柳邊歸。
chén jī huǎng nán zhuī.
陳跡恍難追。
kuàng zhǒng táo dào shì, kàn huā cái zǐ, huí shǒu jiē fēi.
況種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
xiāng féng gù rén wèn xùn, dào liú láng qù jiǔ wú shī.
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去久無詩。
bǎ zuò yī chǎng chūn mèng, jué lái mò yào xún sī.
把做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覺來莫要尋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