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只有遙相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心只有遙相憶”全詩
傷心只有遙相憶。
解佩揖巫云。
愁生洛浦春。
香波凝宿霧。
夢斷消魂處。
空聽水泠泠。
如聞寶瑟聲。
分類: 菩薩蠻
《菩薩蠻》沈端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菩薩蠻》
朝代:宋代
作者:沈端節
楚山千疊傷心碧,
傷心只有遙相憶。
解佩揖巫云,
愁生洛浦春。
香波凝宿霧,
夢斷消魂處。
空聽水泠泠,
如聞寶瑟聲。
中文譯文:
楚山連綿起伏,傷心之情如碧水一般深沉。
我心傷痛,只能寄托在遙遠的回憶中。
解下佩劍,向巫山的云霧致禮,
憂愁在洛浦的春天中滋生。
芳香的波浪凝結成夜霧,
夢境中的心魂破碎散落。
只聽見水流輕聲漣漪,
仿佛能聽到美妙的寶瑟琴聲。
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是宋代詩人沈端節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和迷茫之情。整首詩以楚山、巫山、洛浦等地景物作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人生遭遇和情感失意的感嘆。
詩的開篇,“楚山千疊傷心碧”,通過描繪楚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傷感和憂愁。傷心之情如碧水一般深沉,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排遣憂愁的心情,只能將思念寄托在遙遠的回憶中:“傷心只有遙相憶”。這種遙遠的思念增加了詩中的離愁別緒和憂傷感。
接下來,詩人解佩揖巫云,向巫山的云霧致以敬意。這里的解佩可以理解為解下佩劍,表示詩人摒棄了武力和爭斗,向著高遠的境界追求。巫山象征著神秘和仙境,通過向巫山致禮,詩人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紛擾的向往。
在洛浦的春天中,憂愁在詩中得到了滋生。洛浦是一個寓意遼闊的情感場所,詩人通過洛浦春天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詩中的憂愁氛圍。
詩的末尾,詩人以水泠泠、寶瑟聲作為結尾,營造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水泠泠的輕聲漣漪讓人聯想到美妙的音樂,而寶瑟聲則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柔情和思念之情。整個詩篇以悲傷、迷茫的氛圍貫穿始終,通過景物的象征與音樂的聯想,進一步增強了詩中的情感表達。
《菩薩蠻》以婉約的筆調,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將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迷茫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展現出來,給讀者詩詞:《菩薩蠻》
朝代:宋代
作者:沈端節
楚山千疊傷心碧,
傷心只有遙相憶。
解佩揖巫云,
愁生洛浦春。
香波凝宿霧,
夢斷消魂處。
空聽水泠泠,
如聞寶瑟聲。
中文譯文:
楚山千疊傷心碧,
傷心只有遙相憶。
解佩揖巫云,
愁生洛浦春。
香波凝宿霧,
夢斷消魂處。
空聽水泠泠,
如聞寶瑟聲。
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是宋代詩人沈端節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和離愁別緒。詩中運用了山水、音樂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情感世界的思考和追尋。
詩的開篇以楚山為景,將山勢連綿不斷的景象與傷心之情相結合。楚山的青碧色調與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相映成趣,表達了一種情感的沉重和壓抑。
接下來,詩人以“傷心只有遙相憶”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在遙遠的距離之間,詩人只能依靠回憶來撫慰心靈的傷痛,這種離愁別緒使詩中的情感更加凄涼。
詩的下片以巫山和洛浦為背景,巫山象征神秘和仙境,洛浦則寓意著遼闊的情感。詩人解下佩劍,向巫山的云霧致以敬意,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洛浦的春天卻滋生著更多的愁苦和憂傷,使詩中的情感更加復雜而深沉。
詩的末尾,詩人以水泉的泠泠之聲與寶瑟的音樂聲相比擬,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意境。水聲漣漪和寶瑟的聲音都是詩人內心深處的柔情和思念之情的象征。整首詩通過音樂的聯想,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豐富而抒發出來。
《菩薩蠻》以婉約的筆調,通過山水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將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離愁別緒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表達出來。詩中情感流轉自然,意境凄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傷心只有遙相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chǔ shān qiān dié shāng xīn bì.
楚山千疊傷心碧。
shāng xīn zhǐ yǒu yáo xiāng yì.
傷心只有遙相憶。
jiě pèi yī wū yún.
解佩揖巫云。
chóu shēng luò pǔ chūn.
愁生洛浦春。
xiāng bō níng sù wù.
香波凝宿霧。
mèng duàn xiāo hún chù.
夢斷消魂處。
kōng tīng shuǐ líng líng.
空聽水泠泠。
rú wén bǎo sè shēng.
如聞寶瑟聲。
“傷心只有遙相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