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送孤鴻傍危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全詩
宿雨初收好風景。
正干戈耆定,禾黍豐登,人意樂,歌舞賢侯美政。
醉翁游歷處,勝概依然,木落淮南見山影。
有客共登臨,醉里疏狂,_烏帽、從嘲雪鬢。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笑問道,黃花似誰風韻。
《洞仙歌》沈端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是宋代文學家沈端節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仙歌
重陽漸近,秋光凄涼。宿雨剛停,美景初現。戰爭已經平息,禾黍豐收,人們心情愉悅,歌舞頌揚著賢明的政治。醉翁游歷的地方,景色依然美麗,落葉映照出淮南山的倒影。有位客人和我一同登臨,醉意中我們放縱自己,戴著烏帽,嘲笑著雪白的鬢發。只是目送孤鴻依偎在危險的欄桿旁邊,我笑著問道,黃花像誰的風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臨近的秋景,表達了人們豐收的喜悅和對和平的向往。詩人以醉翁的形象出現,以自由奔放的姿態游歷山水間,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人生態度的詮釋。在詩的末句,詩人通過黃花的比喻,探討了人生的風華和無常。
賞析:
《洞仙歌》以秋景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世界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詩中的洞仙形象象征著超凡脫俗的境界,他以醉翁的形象出現,游歷山水間,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重陽節象征著豐收和歡樂,而秋光的凄涼則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詩人通過描繪禾黍豐收和人們的歡樂,展示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景象,表達了對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詩人以自己與客人一同登臨的情景,表達了對友情和交往的渴望。醉意中的放縱和嘲笑,展示了詩人對自由和快樂的追求,同時也暗示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詩的結尾通過黃花的比喻,探討了人生的風華和無常。黃花是代表衰老和凋零的象征,詩人通過問黃花像誰的風采,引發了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秋景的描繪,展現了對和平、豐收和自由的向往,同時通過洞仙的形象和黃花的比喻,探討了人生的哲理和無常。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chóng yáng jìn yě, jiàn qiū guāng qī jìn.
重陽近也,漸秋光凄勁。
sù yǔ chū shōu hǎo fēng jǐng.
宿雨初收好風景。
zhèng gān gē qí dìng, hé shǔ fēng dēng, rén yì lè, gē wǔ xián hóu měi zhèng.
正干戈耆定,禾黍豐登,人意樂,歌舞賢侯美政。
zuì wēng yóu lì chù, shèng gài yī rán, mù luò huái nán jiàn shān yǐng.
醉翁游歷處,勝概依然,木落淮南見山影。
yǒu kè gòng dēng lín, zuì lǐ shū kuáng, wū mào cóng cháo xuě bìn.
有客共登臨,醉里疏狂,_烏帽、從嘲雪鬢。
dàn mù sòng gū hóng bàng wēi lán, xiào wèn dào, huáng huā shì shuí fēng yùn.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笑問道,黃花似誰風韻。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