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閑云歸意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閑云歸意促”全詩
一片秋光,染就瀟湘綠。
雪轉寒蘆花蔌。
晚風細起波紋縠。
落日閑云歸意促。
小倚蓬窗,寫作思家曲。
過盡碧灣三十六。
扁舟只在灘頭宿。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蝶戀花(行湘陰)》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行湘陰)》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漠漠飛來雙屬玉。
一片秋光,染就瀟湘綠。
雪轉寒蘆花蔌。
晚風細起波紋縠。
落日閑云歸意促。
小倚蓬窗,寫作思家曲。
過盡碧灣三十六。
扁舟只在灘頭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蝶子飛來,宛如雙顆玉石一樣,遠遠地飛舞在空中。秋日的陽光映照在湖水上,把湖水染成了瀟湘綠的顏色。雪轉寒蘆的花朵在水面上漂浮。微風吹動湖面,形成了細小的波紋。夕陽西下,閑云飄蕩,暗示著歸家的思念之情。詩人倚著窗戶,寫下思家之曲。他已經游歷了許多地方,經歷了三十六次離別,但他的小船仍然停泊在家鄉的岸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展現了對家的深深眷戀和追求歸屬的愿望。
首先,詩中的蝶子象征著美好和自由。它們飛舞在空中,如同雙顆玉石,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悅感。蝶子的出現不僅僅是自然景觀的一部分,更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映射,表達了他對美好家園的向往和渴望。
其次,詩中的瀟湘綠和雪轉寒蘆花蔌,以及晚風細起的波紋縠,細致地描繪了秋日傍晚湖光山色的美景。這些景物不僅僅是為了美化詩歌形象,更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加強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人倚著蓬窗,寫下思家之曲。這表明他已經離家漂泊了很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在異鄉游歷過許多地方,但無論走到哪里,他的內心始終牽掛著家鄉。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家的思念,表現了對歸屬感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落日閑云歸意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xíng xiāng yīn
蝶戀花(行湘陰)
mò mò fēi lái shuāng shǔ yù.
漠漠飛來雙屬玉。
yī piàn qiū guāng, rǎn jiù xiāo xiāng lǜ.
一片秋光,染就瀟湘綠。
xuě zhuǎn hán lú huā sù.
雪轉寒蘆花蔌。
wǎn fēng xì qǐ bō wén hú.
晚風細起波紋縠。
luò rì xián yún guī yì cù.
落日閑云歸意促。
xiǎo yǐ péng chuāng, xiě zuò sī jiā qū.
小倚蓬窗,寫作思家曲。
guò jǐn bì wān sān shí liù.
過盡碧灣三十六。
piān zhōu zhī zài tān tóu sù.
扁舟只在灘頭宿。
“落日閑云歸意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