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隨處成幽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人隨處成幽興”全詩
物華還與東風競。
曲檻暉暉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煙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靜。
道人隨處成幽興。
一杯不惜小淹留,歸期已理滄浪艇。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踏莎行(荊南作)》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荊南作)》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旋葺荒園,初開小徑。
物華還與東風競。
曲檻暉暉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煙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靜。
道人隨處成幽興。
一杯不惜小淹留,歸期已理滄浪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荒廢的園林,在春天中重新煥發生機的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園林內盛開的繁花,與春風競相輝映。陽光透過曲折的欄桿灑下,給整個園林增添了明亮的色彩,高聳的城墻上升起孤獨的煙霧,暗示著黃昏的來臨。柳樹的枝條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色,而梅花靜靜地綻放在雪白的背景中。無論在哪里,修道之人都能在這幽靜的園林中找到快樂。他們無法割舍的只是一杯酒,雖然只有一點點,但他們愿意多留一會兒。然而,他們也知道歸期已到,他們已經準備好駕馭著一艘小船回到茫茫的大海。
賞析:
《踏莎行(荊南作)》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麗景色,通過對園林景物的細致觀察,展現了自然的生機和變化。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園林中的景色和氛圍,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時,詩人通過描寫修道之人在園林中的游玩,表達了他們在自然中尋找快樂和寧靜的心境。最后幾句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彰顯了人生無常和世事無常的主題,同時也傳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優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妙,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思考。它是一首讓人沉浸其中、引發共鳴的詩詞作品。
“道人隨處成幽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jīng nán zuò
踏莎行(荊南作)
xuán qì huāng yuán, chū kāi xiǎo jìng.
旋葺荒園,初開小徑。
wù huá hái yǔ dōng fēng jìng.
物華還與東風競。
qū kǎn huī huī luò zhào míng, gāo chéng rǎn rǎn gū yān míng.
曲檻暉暉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煙暝。
liǔ sè jīn hán, méi huā xuě jìng.
柳色金寒,梅花雪靜。
dào rén suí chù chéng yōu xìng.
道人隨處成幽興。
yī bēi bù xī xiǎo yān liú, guī qī yǐ lǐ cāng láng tǐng.
一杯不惜小淹留,歸期已理滄浪艇。
“道人隨處成幽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