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丹鼎汞頻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令丹鼎汞頻添”全詩
三年兩見生申旦。
知君心地與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換。
趁此秋風,乘槎霄漢。
看看黃紙書來喚。
但令丹鼎汞頻添,莫辭酒盞春無算。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踏莎行(為朱漕壽)》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為朱漕壽)》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孝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桂嶺南邊,湘江東畔。
三年兩見生申旦。
知君心地與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換。
趁此秋風,乘槎霄漢。
看看黃紙書來喚。
但令丹鼎汞頻添,莫辭酒盞春無算。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朋友朱漕壽而寫的,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桂嶺南邊、湘江東畔的景色,表明了離作者較遠。作者說自己每隔三年才能見到朋友一次,這使得他們的相聚顯得格外珍貴。作者認為朋友的心胸與天地相通,他們的友誼如同仙人一般,每年都能有新的交流和體驗。作者希望趁著秋風的機會,乘坐船只飛越蒼穹,去拜訪朋友。他期待著朋友寄來的黃紙書信,來喚醒他們之間的情誼。最后,作者說就算需要頻繁地添上丹鼎中的汞,也不會推辭喝酒,因為喝酒和享受春天的美好是無法計算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友誼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桂嶺、湘江、秋風、黃紙書等,使得詩情更加生動。作者將朋友的心地比作與天地相通,以及仙骨年年換,贊揚了朋友的高尚品質和不凡的人格。整首詩氛圍激昂,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期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歡聚時光的向往,即使需要付出代價也心甘情愿。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友誼的真摯珍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令丹鼎汞頻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wèi zhū cáo shòu
踏莎行(為朱漕壽)
guì lǐng nán biān, xiāng jiāng dōng pàn.
桂嶺南邊,湘江東畔。
sān nián liǎng jiàn shēng shēn dàn.
三年兩見生申旦。
zhī jūn xīn dì yǔ tiān tōng, tiān jiào xiān gǔ nián nián huàn.
知君心地與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換。
chèn cǐ qiū fēng, chéng chá xiāo hàn.
趁此秋風,乘槎霄漢。
kàn kàn huáng zhǐ shū lái huàn.
看看黃紙書來喚。
dàn lìng dān dǐng gǒng pín tiān, mò cí jiǔ zhǎn chūn wú suàn.
但令丹鼎汞頻添,莫辭酒盞春無算。
“但令丹鼎汞頻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