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團菰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麝團菰黍”全詩
麝團菰黍。
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續同心縷。
宜歡聚。
綺筵歌舞。
歲歲酬端午。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點絳唇》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文人張孝祥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萱草和榴花,畫堂里常書寫著清風和炎熱的夏天。麝團、菰黍,幫助著泛舟的菖蒲醑酒。兵器被神符所避開,生命繼續編織著同心的紐帶。應該歡聚在一起,享受綺麗的筵席、歌舞。一年又一年地慶祝端午節。
詩意:
《點絳唇》描繪了一個歡樂祥和的場景,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友情、家庭的珍視。詩中通過描繪夏天的景色和氣氛,展現了生活的豐富多樣性。麝團和菰黍等細節描寫,使人感受到了濃郁的香氣和美味,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詩中也提到了兵器和神符,暗示了作者對和平安寧的渴望。最后,詩人用慶祝端午節的場景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節日歡慶的向往。
賞析:
《點絳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日的景象,通過對花草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豐富。詩中運用了鮮明的色彩和豐富的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夏天的熱烈和活力。麝團、菰黍等物品的描寫,不僅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也喚起了讀者的味覺和嗅覺感受。同時,詩中對兵器和神符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亂的厭惡。最后,詩人以端午節作為結尾,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節日歡慶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和平安寧的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統節日的描繪,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家庭、友情的珍視。《點絳唇》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詩詞,讀者可以通過欣賞和品味其中的細節,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達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麝團菰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xuān cǎo liú huā, huà táng yǒng shū fēng qīng shǔ.
萱草榴花,畫堂永書風清暑。
shè tuán gū shǔ.
麝團菰黍。
zhù fàn chāng pú xǔ.
助泛菖蒲醑。
bīng pì shén fú, mìng xù tóng xīn lǚ.
兵辟神符,命續同心縷。
yí huān jù.
宜歡聚。
qǐ yán gē wǔ.
綺筵歌舞。
suì suì chóu duān wǔ.
歲歲酬端午。
“麝團菰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